根据上级要求,现将我县20xx年衔接资金绩效使用情况作如下报告: 经过对20xx年衔接资金的绩效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总结,我县在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我们对20xx年衔接资金绩效使用情况的详细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我县于20xx年收到各级政府下达的衔接资金共计5341.7万元,其中包括中央资金2184.7万元,省级资金1881万元,市级资金56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15万元。资金到账后,县乡村振兴局按照相关规定从年度项目库中选取项目,并及时将资金分配到具体项目中。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中央资金投入情况如下:共有84个项目得到中央资金支持,总投入达2184.7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的资金达1243.79万元,共涉及37个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获得660.3万元的投入,共38个项目受益;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安全饮水项目获得43.2万元的支持,共涉及5个项目;就业及管理费项目得到273.41万元的资金支持,共有4个项目受益。
2、省级资金已经到位,共投入1881万元用于支持各项项目。其中,产业项目共有23个,资金投入达957.47万元;基础设施项目有23个,资金投入590.9万元;改善人居环境及安全饮水项目有4个,资金投入114.63万元;另外还有1个公益岗位项目,资金投入达218万元。
3、市级资金投入情况分析显示,本市已经落实了8个项目,总投入资金达561万元。其中,有6个项目属于产业领域,投入资金为280.4万元;2个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为6.4万元;另外还有1个就业奖补项目,投入资金为274.2万元。
4、县级资金投入情况分析显示,该县已经启动了25个项目,总投入资金达到715万元。其中,有18个项目是产业项目,投入资金达到341.652万元;基础设施项目有4个,投入资金为93万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安全饮水项目有3个,投入资金为44万元;交通奖补项目有1个,投入资金为236.348万元。
(二)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1、全年共实施175个项目,资金总额达5341.7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了不同领域,包括产业、基础设施、公益岗位、雨露计划、就业奖补和生活条件改善等。具体而言,产业项目数量为90个,资金达2823.312万元,占总资金的52.85%;基础设施项目数量为77个,资金达1350.6万元,占总资金的25.28%;公益岗位项目1个,资金达273.924万元,占总资金的5.13%;雨露计划项目1个,资金达107万元,占总资金的2%;就业奖补项目1个,资金达567.33452万元,占总资金的10.62%;生活条件改善项目14个,资金达201.83万元,占总资金的3.78%。此外,项目管理费用为17.7万元,占总资金的0.3%。
2、全年项目资金拨付情况。截止20xx年11月20日止,项目资金已拨付4844.8万元,项目资金支付率90.7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1、细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确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我县在20xx年出台了(黎财农[20xx]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对项目管理运行作出详细规定。一是进一步严格衔接资金使用范围,不得将资金用于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无关的支出。
2、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绩效管理,严格公示公告制度;规范资产台账管理,规范后续管护运营,规范收益分配使用。
四、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0年我们县制定了一系列总体绩效目标,重点关注产业发展、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就业、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户增收、提升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各项项目实施后,我们将确保全部达到预定的绩效目标。
(一)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产业类:建设烟叶烘烤房38座,发展烤烟760亩,发展鲈鱼育苗基地1个,生猪养殖10万头,种植黄桃110亩,猕猴桃20亩,蓝莓20亩,林下种植黄精30亩,中草药种植30亩,冷库房及仓库2430平方;瓜蒌种植1500亩;激励脱贫人口发展产业户数1027户,长豆角产值260亩,完成值大于260亩;。基础设施:新建护磅工程处12处,完成值大于12处;小额贴息贷款放贷980人,完成值大于980人;易地搬迁安置点消防隐患提升2个,完成值大于2个;通村、组硬化路初定目标1000米,完成值大于1000米。类改善自然村、组安全饮水11处,解决安全饮水人数1476人;就业类:开发公益岗位360个,完成值大于360个;完成值大于1027户;就业及省外务工交通奖补1900人,完成值大于1900人。
(2)全县175个项目决算验收评审全部合格,实现了项目绩效预期目标。
(3)时效指标。截止到20xx年11月22日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个项目,全部按年初目标全面完成验收。
(4)项目的成本指标是通过预算、结算等监管核减来实现的,确保项目实施的成本低于市场价格至少3%。
(二)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显著。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后,有效减轻了县财政投资压力,为我县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共减少了5341.7万元的财政支出。同时,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增长,使11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万元。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成功实现了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目标。
(2)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当地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和谐。
(3)项目实施后,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生态效益。生态环保还原率在项目实施后达到了95%以上,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4)项目的可持续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采取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和保护。其次,项目的推动将壮大当地产业经营主体,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当地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最重要的是,项目将激励脱贫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来稳定脱贫成果,形成可持续的帮扶机制,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项目实施后,脱贫人口满意率达到95%以上,产业经营主体满意率达到100%。
五、绩效目标偏离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变化、内部流程问题、员工能力不足、资源分配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可以是: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策略;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合理分配资源,确保目标达成。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应对绩效目标偏离的问题,提升工作表现和业绩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项目产出指标不够精准的原因在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部分项目建设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2、项目入库前期绩效表格填报不规范,导致项目绩效数据统计困难,部分项目统计不准确。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确保项目库绩效数据精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做好项目前期项目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调度,推动项目绩效目标规范化。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将通过县、乡两级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并在村级以宣传栏形式向社会发布公告。
七、绩效目标自评详见附件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根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川财农〔20xx〕16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川农〔20xx〕16号)和达州市财政局、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通知》(达市财农〔20xx〕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编制了《达州市达川区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经区政府批复后,以通知的形式下发乡(镇、街道)并正式启动实施。根据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上报的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636964.33亩,经达川区财政局与当年补贴资金测算确定我区20xx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计划补贴标准为149.15元/亩、补贴资金为95009098.58元。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资金计划及到位
2021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总额为95009098.58元,其中包括上级安排的92689000.00元以及追加的2303500.00元,还有历年结存的16598.58元。这些资金已按计划准时到位,到位率为100%。
2.资金使用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已存入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并将在兑付时直接转账到达州银行,通过达州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监管系统进行支付。20xx年,全区共有230691户申请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总计兑付金额为94988168.99元(其中高新区有18221户,兑付金额为7410805.24元)。兑付率达到100%。由于兑付标准的四舍五入和一些户口死亡或销户等原因,产生了20929.59元的结余资金,将退回粮食风险基金,用于下一年的相关项目。所有支付操作均合规合法,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全区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计划补贴资金95009098.58元,实际兑付补贴资金94988168.99元,应补贴资金兑付完成率99.97%。
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项目需求,专款专用,并纳入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进行储存管理。区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单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项目补贴资金使用实行公示制度,公示无异议后,委托达州银行通过达州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平台进行补贴资金的兑付。资金使用实行封闭运行,日常监督管理规范,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防止发生任何违规违纪情况。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我们落实了稻田地力保护补贴的相关工作。我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补贴方案,并及时兑付了补贴资金,确保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有效使用。
确保全区承包土地的农户能够稳定获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收益,引导他们提升耕地的地力水平,减少荒芜土地的现象。
另外,通过增加对承包土地的农户经济收入,平均每亩收入增加149.15元,可以有效激发农民的种植热情,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科技意识,逐步改变他们过去的掠夺性生产方式,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1.我们的单位根据专项绩效评定指标对各项目进行量化评价,并自行评定指标得分为100分。
2.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项目执行情况。根据项目实际支出和项目申报绩效目标对比分析自评得分100分,所有项目均与批复下达相符。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我县政务服务大厅负责协调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监督指导进驻部门的工作规范和管理,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推进简政放权和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了确保政务中心大厅的正常运转和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安排了经费用于办公支出及文明创建等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底,政务大厅运行良好,政务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受到广泛好评。
(二)项目绩效目标。
一是确保政务中心大厅的正常运营和办公支出等日常开支;二是努力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根据县财政部门的要求,对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的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根据部门特点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以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决策能力(权重20分): 1.决策科学性(5分):决策是否符合部门整体战略目标,并考虑了各项因素的权衡分析。 2.决策及时性(5分):决策是否及时,对问题快速做出响应和解决。 3.决策准确性(5分):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决策合法性(5分):决策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二、过程管理(权重20分): 1.资源配置合理性(5分):对财务、人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情况。 2.流程规范性(5分):工作流程是否规范,执行过程是否有序。 3.绩效管理(5分):是否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员工绩效进行有效管理。 4.风险管理(5分):是否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产出效率(权重30分): 1.工作量完成情况(10分):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 2.工作效率(10分):工作完成所用时间和资源消耗情况。 3.工作质量(10分):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四、效益水平(权重30分): 1.经济效益(10分):财务收支情况,成本控制和效益实现情况。 2.社会效益(10分):部门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3.环境效益(10分):部门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绩效级别评定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确定。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为了全面评估本部门20xx年度的绩效表现,我们将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进行绩效评价工作。各业务科室将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对照本年度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以及所产生的效益等方面展开评价。办公室将结合项目实际完成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资金拨付手续完整,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财务审批流程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支付管理资料真实、合法、完整。但需进一步加强项目执行、成果验收、资料归档等方面的要求。
(三)项目产出情况。
截至202X年12月底,全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运转良好,实现了“四最”营商环境,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办事环境,受到了广泛好评。各项服务指标均表现优秀,但我们仍需不断努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四)项目效益情况。
政务大厅建设是全县政务服务的缩影,加强实体大厅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分厅建设的通知》。首先,我们在各分厅设置了服务台,配备了急救箱、便民雨伞、充电设备,设立了健康驿站、饮水处等便民设施。同时健全完善了窗口首问负责制、全面公示制、一次告知制、以及“好差评”评价制度,全面提升了群众办事满意度。此外,我们加强对全县23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230个村级为民服务工作站的业务指导,构建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标准化为民服务网格。其次,我们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引导、自助设备操作指导、禁烟劝阻、扶弱救残、失物招领等服务。全年志愿者共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近20__余人次。尤其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大厅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
领导高度重视是确保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为贯彻落实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并将财务科作为牵头部门,根据年初制定的项目绩效目标,开展高质量的评价工作。
完善管理制度是确保项目运行顺利的基础之一。只有通过绩效评价发现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才能及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还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注重绩效管理是关键。科学设定项目绩效目标,严格执行项目管理流程和政府采购制度,确保项目资金合规使用,既满足节约办公要求,又推动机关工作有序展开。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不够全面,评价内容缺乏多样性,无法全面反映项目的绩效表现。这主要是因为部分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衡量项目效果的独特特征。特别是在效益指标方面,定性指标过多,定量指标不足,导致评价过于主观,难以客观衡量项目的实际表现。
六、有关建议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是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在编制预算时,需要根据项目年度工作内容和总体目标,合理细化预算,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保绩效目标和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工作任务的主要成果和效益,从而有效指导项目实施,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
页面执行时间0.008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