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荣幸参加了锦屏县举办的“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德全员培训活动,这次集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次独特体验,不仅是心灵的洗礼,也是思想素质的提升。培训中,来自凯里师范学校的曹庆五书记、谢岑校长、以及张婕老师和吴桂校长等教授的讲课内容十分精彩,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获得了以下三点体会:
教师的师德必须是无可挑剔的。因为教师的使命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品格,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教师的道德修养比教师的学识更为重要。在履行教育使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自己要求严格,要求自律,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提高,以使自己的师德更加完美。只有拥有良好师德和高尚品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和喜爱,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人格,才能全力以赴,成为学生乐于接受和尊敬的教育专家。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育部门对于教师职业规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育人书、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特别是终身学习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让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些要求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改变观念,与时俱进。过去的“不进则退”已经不够,现在更应该是“慢进则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探索,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教师不仅要在自己专业领域“知得深”,还要对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因为教育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共同生活和审美。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的升学观,分数观,给每一个孩子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人才,鼓励人人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用鼓励的目光,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尊重、保护孩子的自信与努力。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对做教师的我一直是极其深刻的警示,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千万别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毁灭一个天才学生,教室里未来的瓦特、牛顿、爱迪生需要我们尊重和爱护,但是,教室里未来的无名的劳动者同样需要我们爱护。因为,哪怕教室里的学生将来都成不了大器,他们也是一条有足够权利得到我们尊重的生命!他们的健康成长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智慧给予人“温柔的征服”;让一粒粒石子“生出钻石的心”,让一株株幼苗成为栋梁之材。
总之,通过这次师德学习,我对师德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三、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够把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总是回答不了,那么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就会逐渐降低,教师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就必须自觉地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严谨治学,教学不厌其烦,力求精益求精。
四、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心去感受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情感,用爱心去引导他们成长,以严谨的态度要求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榜样,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用师爱浇灌师魂,让教育之花开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五、注重团队合作。
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助。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幼儿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与老师的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荣誉为前提,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此,师德是教师的重要品质,不仅是言传身教,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是知识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体现。培养师德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反思,更需要教师们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坚守教师的美德,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今年的寒假师德师风学习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创新使命,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一名师者的崇高与价值。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做一名师者,不仅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更要发挥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务必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我,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做好榜样育人。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作为教师本身也应该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通过自己的榜样来影响学生。只有教师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正直诚实,才能真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他们在榜样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三、教书育人要以“爱”为先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教师,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只有真心爱护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影响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因此,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关爱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才能够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所以,让我们怀着爱的心,尽心尽力去教育每一位学生!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工作,去奉献,以高尚的师德去教育学生,影响他们的成长。
作为美术老师,我深知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对学生的艺术人文修养起着关键作用。我的使命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艺术与人文素养的公民。我相信作为一名老师,我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师德的重要性就如同黑夜中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我愿意引导他们走向正直,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员。这份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为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感到自豪。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敢于尝试,让他们意识到成功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要让他们明白,每一次私下的努力都会有成倍的回报;如果没有立刻看到成果,那就意味着需要更加努力。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批评或抱怨,而是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慢慢地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或许一点点的赞许和鼓励就能激发出孩子内在潜能,培养出有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高品质社会公民。即使他们不能成为伟大的天才,至少可以成为有坚定信念、正直善良的普通人,这也是教育的目标。要尊重自己、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精神,让他们不随波逐流。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为能够完成这一部分的修养感到自豪和欣慰。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潜力。我们不会放弃那些目前进展较慢的孩子,而是会根据他们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潜能。本次学习案例也验证了我的许多想法,坚定了我按照这种方法实施教学的信心。我们要平等尊重每个孩子,因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不能只凭借成年人或教师的身份来强制施加一些貌似公平的规则。在当今社会的信息环境下,机械化、教条式的教育已经不再适用。我们不应该歧视所谓的差生,而是给予那些成绩表现不理想的孩子改进的机会和动力。我们要给予他们信心和希望,相信他们的表现会逐渐提高。在日常评分中,我会倾向于给予较高的分数,但会在作品上提出建议和评价,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下次作品中自觉留意并改进。
感谢您的分享,作为一名非主课老师,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有一些体会。虽然在某些案例中涉及的情况并不常见,但我始终怀着对学生的爱和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充满动力和乐趣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这是一项让人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的工作。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指导,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书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件事情,还是需要亲自去实践。”这是我在参加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何汝玉校长的德育讲座后的感悟。
何校长把自己40年来的教育智慧像讲故事一样给我们娓娓道来。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我看到了她对教育的热爱,坚持,智慧。今天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用心的,脚踏实地的实践。这样成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作为一名工作十载的班主任,多少有点职业倦怠,面对班级管理,有时会有些逃避,迷茫!但此时我似乎明白了前进的方向!
坚持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拥有正确的三观,怀有教育情怀,心理健康,人格完整,充满激情和爱心,善于学习和思考,既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他们的朋友。我深知,只有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榜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们,引导他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说,我会和学生一起参与卫生打扫工作,指导他们如何安排人数、分工,并注意哪些地方容易被忽略。在布置作业后,我会陪同学生完成作业,关注他们的进度和方法。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和陪同,我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引导。
用心去做,不要急于回报。何校长的讲座中,除了有专业的教育理念,更打动我的是,她一个个感人的德育故事,用心对待每一件小事,用行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不急于向每件事要结果,重在过程。如:“教室丢钱事件”、“学生索要红包事件”“假装捡牛奶盒事件”。这些事例也在我身边发生过,但我却没有那样的智慧巧妙处理。归根结底还是对孩子的思想动态观察不够细致,缺少对教育的坚持,对问题学生通常就一件事解决一件事,缺少长期的跟进,爱的教育。应该多一些细致、耐心的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把平时和学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常反思。
最后,让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留下自己成长的脚印,留下辛勤奋斗的光荣,留下对母校和老师深深的眷恋;带走健全的人格,带走高尚的品德,带走良好的习惯,带走健康的身心,带走理想的种子。
页面执行时间0.0119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