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秉承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扎实开展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大队部工作的具体指导,我们将继续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校本课程教育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我们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帮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二、具体目标:
1、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我们强调“以德为本”的理念,推行活动育人,践行“六心”精神,即“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致力于培养每位学生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我们坚持“以德治校”的理念,认为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我们强调服务意识,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努力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们,倡导优良的校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并通过真挚的情感感染他们。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积极推动德育课程和日常德育活动的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认真落实校本课程“六心教育”活动,确保活动开展有序。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积极打造“心灵驿站”,开展有效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除了普遍开展教育活动外,还应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其具体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和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分工合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由教导处负责,各班班主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们积极开展个案辅导工作,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关注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定期与他们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同时,班级开展心理团队辅导活动,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小屋由专门老师负责管理,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温馨的心理咨询服务。
(二)、整合资源,凝聚合力。
1.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们会创造一个符合标准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让学生身处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益于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2.我们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的周五班会课将专门用于健康教育。各班的班主任将负责这门课程。老师们将按照年级组织起来,探讨并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将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有效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师生沟通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将成为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当善于发掘教材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要素,巧妙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共鸣和互动,切实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这种影响将对学生产生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4.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5.利用学校各种设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设施,如数字化黑板、多媒体宣传屏、校园广播、红领巾电视台、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等多种宣传途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多种形式,加强辐射。
1.学校将继续在每天中午12:00至13:00(周五11:35至12:35)开放“心灵驿站”,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心灵对话”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舒解心理困扰,并对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和矫正。如果学生有任何心理问题或困惑,都可以前来辅导室找老师进行交流和倾诉。
2.学校将定期举办“心声共鸣”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广播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知识讲座。每学期学校橱窗将展示至少一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内容。同时,每个班级每学期将制作至少一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关注和支持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学年开始时,我们将为每位新生建立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确保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关爱和帮助。
4.组织好团体辅导。
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我校将学生分为中高和中低两个年龄段,分别由四位老师负责心理团队辅导工作。每月,团队辅导老师会组织一次心理团辅课,每学期还将进行一次全校心理团队辅导观摩课。为了确保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心理健康团队辅导的帮助,我们要求全校班主任都在自己的班级上进行心理团队辅导课程。通过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将全面推动心理团队辅导工作,努力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成长。
5.开展好个案研究。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心理问题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注重个案分析和研究,因材施教。建立咨询记录本和学生心理个案档案,及时记录整理学生心理状况及解决方法,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把握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通过这种跟踪式辅导,个案辅导将更为有效。
6.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我们将不断向家长提供各种建议,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7.进行专题讲座。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不同主题的心理讲座。
(四)、家校合力,赢得实效。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设立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逐步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家长学校,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共同探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交流有效的育儿经验和方法,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最终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加强科研,总结提高。
1.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善于学习和勤于学习的品质,不断进行阶段性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在班主任例会中进行交流。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拓宽思路,更新心理辅导方法。
2.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开展个案分析工作。通过不断地积累案例资料,撰写相关的心得体会和论文,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还应该在学校内部推广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交流寒假生活情况,总结寒假表现,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做好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工作。
4.开展健康教育、“我是生活小能手”主题活动。
5.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一至周四中午12:00――13:00,周五11:35――12:35)
6.开设“心灵之声”广播。
三月份:
1.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2.“心灵之声”广播。
3.出好一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学校橱窗。
四月份:
1.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2.心理团队辅导观摩课。
3.“心灵之声”广播。
4.每班出好一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
五月份:
1.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2.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活动。“三个一”包括:开展一次志愿者环保活动;进行一次义务劳动;进行一次班内文明礼仪的劝导。
3.心理健康讲座。
六月份:
1.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如:邀请校外辅导员对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2.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
3.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校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致力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增强心理韧性,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应对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将不断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开展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师生和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大家了解到,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我们将以关注学生个体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促进个体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4、为帮助那些受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困扰的学生,我们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困难,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重拾自信,走向更加健康积极的人生道路。
三、具体做法
1、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通过定期举行班主任会议,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结合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主题队会等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德育导师制度,每位老师将负责指导1至3名同学,确保每周至少与每位同学进行一次谈心活动。老师们将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鼓励他们向导师分享内心的困惑,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辅导。德育导师将努力成为学生们真正信赖的“知心朋友”。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将组织心理讲座和辅导活动,由专业心理老师不定期为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讲座。同时,各班主任还将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和集体行为,激发集体向上的精神。
(2)心理咨询室将继续发挥“心语小屋”的作用,提供专业、温馨的心理咨询服务。专职心理咨询师将负责咨询室的管理和服务,设立固定的开放时间和地点,接受学生个体或小组的咨询需求。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室的配备,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3)发挥“心语信箱”的作用。“信箱”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同时,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和每周一次的周记向咨询老师或班主任反映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4)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中的橱窗、教室中的黑板报以及校园广播台在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端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5)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会是由学校选拔和培训过的优秀学生组成的组织,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同时也提升自己的能力。
(6)学科渗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自己所教的学科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3、加强家校互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各年级的家长学校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举办专题讲座并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帮助他们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以便更好地关注子女的行为。
四、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为初一新生安排一次讲座,内容为新生入学心理调适和习惯的养成。
3、在班主任会议上,老师们决定对班级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观察和摸底工作,并将他们的名单上报给德育办公室。
十月:
1、根据班主任上报的问题学生名单,为每一个同学安排德育导师。
2、利用校园橱窗宣传。
3、在校园广播台中开设每周一次的心理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配合学校的文化节,开展有关的心理读书活动。
十一月:
1、针对期中考试,安排关于如何克服考前焦虑的讲座。
2、开展一期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
3、期中考试之后的家长学校上,对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十二月:
1、班主任工作会议或培训中进行宣传,交流咨询情况。
2、好的,我将为您修改成原创内容: 组织一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每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具体的主题。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邀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来校作讲座。
一月:
1、做好心理咨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针对初三同学安排舒缓压力的心理讲座。
3、做好学期总结。
页面执行时间0.0085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