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
根据市委办、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文件精神,现制定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方案。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一)精准扶贫,建立台帐,实现户户饮用安全水
1、我们将深入农村开展调查,了解饮水工程的现状和需求。我们将建立用水户台账,详细记录每户每人的用水情况。同时,我们将与扶贫办密切合作,优先帮助那些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贫困户。我们会制定年度计划,确保所有人都能安全饮水,消除饮水安全隐患。
2、我们将坚持把建设和管理工作同等重视,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优化农村饮水点的布局,完善供水设施,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专款专用,健全运营机制,实现家家户户都能安全饮用水,为帮助群众全面脱贫贡献力量。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我们将全面解决扶贫点的饮水困难和确保饮水达标的问题。
(二)强化措施,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1、加强政策措施是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支持饮水工程建设;二是要通过市场手段激活农村资产,增加投入;三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开拓贫困地区发展的融资途径;四是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集中,建立完善的责任目标、增加投入、资产扶贫、社会扶贫和绩效评估机制。在解决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工程国家投资比例偏低的问题(预计只占总投资的40%,地方政府承担60%的投资),以及解决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投资比例大等挑战上,需要找到有效措施。
2、根据扶贫点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制定针对性的技术举措,包括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以确保在20xx年前实现精准扶贫任务范围内的饮水安全全覆盖。
经过我市多项措施的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和自来水普及率预计将在20xx年底达到73%,到20xx年达到77%,并在20xx年达到80%的目标。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精准帮扶,夯实基础,积极开展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
1、建设目标
根据20xx年度规划,全市将建设6个农建综合示范区,涉及xx个镇(乡),总建设规模达42万亩,其中核心区占地4.96万亩。预计投入总资金为5.26亿元,其中旌阳区5334万元,广汉市52.48万元,**市5933.78万元,绵竹市8034.72万元,中江县23405.4万元,罗江县4670.37万元。计划完成干支渠建设25.6公里,末级渠系整治784.35公里,打造高标准农田6.3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6.1万亩,修建新的田间道路xx2.7公里,义务植树30万株,并建设通乡通村公路84.4公里。通过示范区建设,预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X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6.33万亩,粮食亩产量有望增加88.78公斤,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增加242.9元。
2020年,我市计划建设6个农建综合示范区,覆盖8个镇(乡),总建设规模达到6.96万亩,其中核心区占据3.26万亩。为此,计划投入资金达5.89亿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修建田间渠道共计99公里,调整田地形态达1.46万亩,进行地力培肥工作涉及8.45万亩,同时修建田间道路472公里,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3.09万亩。预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93万亩,新增旱地浇灌面积0.77万亩,预计粮食产量将增加8590956公斤,农民总增收将达到27557438元。
全市计划在今年建设6个农建综合示范区,涉及8个镇(乡),总规划面积为7.3万亩,其中核心区占3.49万亩。为此,计划投入资金3.22亿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修建500公里田间渠道,调整1.05万亩田型,实施3.92万亩地力培肥,修建433公里田间道路,打造3.3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预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1万亩,新增旱地浇灌面积0.42万亩,预计可提升粮食产量8542293公斤,农民增收27590428元。
2、建设进度
20xx年全市共建设完成农建示范区8个,累计整合投入建设资金53845.3万元、占计划的xx2.4﹪,建设示范区面积.42万亩、占计划的xx6.9﹪。共完成田间渠道防渗8.9公里,新修塘堰352口,建设提灌站座,建设高标准农田6.8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6.79万亩,营造林28xx亩,通乡通村公路建设xx2公里。
3、政策措施
1)加强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示范区规划、项目整合、资金统筹、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确保项目布局集中成片、配套同步完善、建设整体推进;强化建设管理,落实管理主体和工作责任;密切部门配合,加强协作指导,增强组织发动力和统筹协调力。
2)加强涉农项目整合十分重要。各县(市、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项目资金整合,集中力量推动示范区建设。具体做法包括:一是细化示范区实施方案,依据项目区规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优势项目共同打造示范区;二是继续发挥现有投资政策优势,增加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等政策机制,积极鼓励受益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四是探索创新社会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机制和措施,引导民间和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
3)加强督导考核工作。一是设立6个督导组,由市农建指挥部相关领导带队不定期前往各县(市、区)检查示范区建设情况,协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二是将各县(市、区)示范区建设纳入政府单项考核和年度立农杯竞赛评比。
4)我们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同时,我们将及时了解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撰写动态信息简报,总结和分享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针对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将深入调研,认真总结经验,为推动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资金筹措
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示范区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区规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优势项目,加快建设示范区; 二、充分发挥已颁布的各类投资政策优势,增加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 三、灵活运用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等政策工具,积极吸引受益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 四、探索创新社会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机制和措施,积极引导民间和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
(二)我们要重点关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维修养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1、建设任务
(1)20xx年度计划实施项目
**市、旌阳区、中江县和三台县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受益者。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计划为334.65万元,其中包括中央资金4500万元,省级资金2600万元,县级资金4220万元,群众集资2.87万元,以及投劳折资02.78万元。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新建渠道61.km,整治渠道3.29km,整治排涝沟渠2.21km,新建泵站7处,改造泵站2处,整治山坪塘243座,新建石河堰6节,整治石河堰73节,以及新建蓄水池200口。项目的目标是力争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以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3万亩。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完成广汉市、绵竹市、罗江县20xx年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6275.07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000万元,县级资金2800万元,群众集资50万元,投劳折资425.07万元;新建渠道5.08km,整治渠道251.08km,整治排涝沟道6.41km,新建高效节水灌面0.万亩,整治山坪塘37座,整治石河堰1节,新建蓄水池47口;力争新增灌面0.31万亩,恢复灌面1.29万亩,改善灌面1.68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51万亩。
实施旌阳区、广汉市、中江县、罗江县近期对三座新出现的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1995.56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已下达xx21.71万元。
预计年底前,我们将完成绵竹市、广汉市、**市、绵竹市20xx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50.0297万元,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资金600万元、县级资金35.4597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水管单位自筹0.77万元以及其他投资2.7万元。我们将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提供保障。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2)根据规划,今年将在广汉市、**市、绵竹市、罗江县展开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经省级评选,计划总投资5859.xx万元,其中包括中央和省级资金共3800万元,县级资金x万元,群众集资32.33万元,投劳折资580.xx万元,以及其他资金36.67万元。项目包括新建渠道5.69km,整治渠道259.27km,新建高效节水灌面0.07万亩,整治山坪塘37座,整治石河堰2节,新建泵站1座,新建蓄水池50口。预计将新增灌面0.31万亩,恢复灌面0.24万亩,改善灌面21.46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48万亩。项目已提交省厅审批,等待批复。
实施旌阳、中江20xx年将重点支持小农水项目建设,具体投资规模和任务量将在稍后确定。
2、具体措施
(1)全面实行民办公助。重点县项目、维养项目要全面推进民办公助、先建后补机制,以财政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户、联户、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载体,构建投入、建设和管护三位一体的小农水建设新格局。
(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对于重点县的项目,要实行项目公示制度,即在项目开工前和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受益区范围内公示建设内容、实施主体、资金使用情况、筹资投劳情况、工程管护主体等相关信息,同时积极接受村民和社会的监督。这样可以提高项目的透明度,确保项目建设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3)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各项目应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积极筹集工程管护经费,探索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引导高校师生有序返校的通知》要求,确保返校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和健康保护,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学生错峰开学方案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错峰开学的基本要求,学校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开学前各项教学准备工作。学校制定错峰开学工作方案,将在收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开学通知后,分批次安排学生返校。
错峰开学的整体原则如下:
1、针对目前所在的全国重点疫区(省、市名单以最新的厦门市通知为准)的师生,将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另行安排延期返校。
2、研究生返校安排: 为了统一管理和安排,研究生按照所属学院与本科生一同安排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将由学校相关部门发布通知,请研究生们密切关注通知内容,做好返校准备。祝大家顺利返校,度过一个愉快的新学期!
返校方案如下:
为了保证校园安全,各学院将按照统一安排,分为4批次(即4天)进行毕业生返校工作,每批次大约接待4770人。具体安排如下:①(3900人)环境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学院;②(4100人)材料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③(4900人)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旅游学院;④(4800人)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国际学院。
第四天下午,很抱歉,有些学生可能会因特殊情况错过报到时间。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将安排补报到的时间,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报到手续。
特别说明:根据与厦门软件学院协商后,理软校区(软件学院1330人)将另行安排返校日期。具体的开学时间安排将根据双方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以确保学生们能够顺利返校并开始新的学期。
以上方案如有变动,以教务处的调整为准。
二、教职工错峰开学方案
请全体教职工上班时记得佩戴口罩,并携带好校园e通卡。建议从学校南门出入,并配合进行体温检测。同时,鼓励自行驾驶到校上班。感谢配合!
(一)报到当日
1.请各职能部门、教辅机构和各学院管理人员、辅导员在报到当日上午8:20之前到校报到。
2.其他人员报到当日下午2:20到校报到。
各单位应根据教职工的上班交通方式和路程安排,合理安排一半的人员延后30分钟到校报到。
(二)开学后
职能部门、教辅机构及各学院管理人员、辅导员、实验员应按照规定,每工作日8:20前到校上班。为了合理安排人员的到岗时间,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员工延后30分钟到校。同时,建议不安排科级及以上干部延后到校。
专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灵活安排自己的上班时间。
一、招工时间
1月10日——3月20日
二、招工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配合,全民联动
三、招工范围
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兼顾省外
四、招工任务
为全市急需用工企业招工221人(任务分配见附表)
五、招工内容
1、在全镇、各村所设点招工;
2、到周边县市及省外招工;
3、组织员工到企业就业,并进行跟踪服务;
4、统计总结招工情况,优化招工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招工长效机制。
六、具体分工及工作安排
春节招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1月10日—1月20日)
各村、负责调查登记本辖区内新成长劳动力、失地农民和返乡的外出务工人数,要求在3月20日前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并上报相关情况。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1月20日—2月20日)
各村、请在本辖区人口流动集中区域张贴企业用工信息、劳动政策宣传单和招工标语,并悬挂横幅,以营造舆论声势,让更多人了解相关信息。确保每个居民、农户都能接收到这些信息,让他们了解到最新的用工信息和政策动向。在集镇和村委会门口张贴宣传标语2条,贴出企业用工信息和劳动政策宣传单各2张,悬挂横幅2条,村委会悬挂横幅1条,各个村民小组、农科所张贴宣传标语各1条,张贴企业用工信息和劳动政策宣传单各1张。务必在1月24日至31日前完成张贴发放工作,2月9日至11日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招工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督导检查。
第三阶段:招工对接阶段(2月8日—2月28日)
各村、安排宣传招工信息,组织进村入组流动招工。对有意愿就业的村民进行登记统计,招工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将于2月28日前报送至镇招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春节期间是一年当中招工的黄金时间,是招工时间的重中之重。各村、所一定要强化对春节招工工作的认识,按照“早摸底、早策划、早准备、广宣传、造声势、搭好台、唱好戏“的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做好春节招工工作。
2、春节招工工作将实施目标管理,各村、社区将制定招工目标,并纳入年度考核评估体系。责任单位为各村、社区,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督导,对未完成招工服务任务的将追究直接责任。
3、各村、所需对各招工点的招工情况进行十天一次统计,以确保实时掌握招工情况,及时查找问题和差距,分析原因,调整措施,加大力度,确保春节期间的招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页面执行时间0.0250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