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导演通过蒙太奇的手法,生动再现了清帝退位到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影片中,有无数爱国者为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而呐喊,更有无数革命志士为寻找拯救国家的道路而英勇献身。这些令人振奋的片段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祖国在那段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与无畏。然而,我不禁思考,如果是当今的我们经历那段岁月,如果是当今的领导人带领我们在那段岁月中奋斗,结局会不会完全一样呢?
现在的国人爱国情怀是否还像当初那样的强烈?是否时刻都愿意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利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的私欲都在剧烈的膨胀,更多的只是去关心自己的薪水,自己的生活水平,又有多少人能够去了解下时事,去想想我们国家究竟怎么才能变得更强更好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很自豪的说,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荣,而不是去天天羡慕在港澳在欧美生活的人呢?在我看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就会使人变得更加自我,一起只以自我为中心。
领导阶层的责任重大,他们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谋福祉。过去的领导人甘愿为人民牺牲,甚至不惜生命,这种精神令人敬佩。然而,现在的一些领导人却更注重个人私利,甚至沉迷于公款消费、权力寻租。一些私人会馆以高昂的价格招待领导人,这些钱如果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将会有更多人受益。领导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保持廉洁,谨慎使用公共资源,真正为人民做出实际贡献。
生活的提高,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忘记对祖国的热爱,也不应该容忍个别领导对自己职责的忽视。我们党和国家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居安思危,警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国家的繁荣富强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只有在团结一心、爱国奉献的基础上,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向上、爱国爱家的民族,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团结和爱国的精神,共同守护我们的祖国。
我很期待去看《建党伟业》,昨天终于和同学一起去电影院满足了这个愿望。看完后感触很深,原本以为会是一部严肃的电影,毕竟是为了献礼建党90周年,还涉及政治题材,但影片中却有很多幽默诙谐的场景,给整部电影增添了一些新意。它其实就是我们学校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每个人都熟知的"历史"。但影片既没有刻意赞美什么,也没有故意贬低什么。观影之后,我更清晰地明白了党取得胜利的原因,导演用平实的镜头和情节,巧妙地传达了政府想要表达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确实拍得非常精彩。
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要期待它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电影巨作。相反,它是一部集结了众多中国明星的叙事片,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党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和重要人物。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这段历史自然而然地有所了解,但是通过电影的刻画,我对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和朋友讨论这部电影时,大家都认为演员阵容强大,178位大牌明星参演,演技应该不会差。关键在于剧本的质量。然而,观看完电影后,我意识到我无权对历史做出评判。作为一个坦克世界的玩家,我感到很羞愧。我对二战历史故事了解得很清楚,却对党史知之甚少。
感谢《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观影过程中,我被历史的潮流所震撼,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艰辛。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让我更加敬畏和尊重那些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的先烈们。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并非轻而易举,而是经历了无数困难和牺牲,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部电影的真实再现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建党伟业》,让我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伟大。
恭喜党建90年,在这个时代,我们确实需要一些这样题材的电影,鼓舞、鞭策、启发我们,指引我们前行,建设好伟大的祖国,向着繁荣昌盛共同努力拼搏,奋斗!
这部影片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第一批党员,展现了他们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
电影的开始那些文字表达十分直白的体现了皇权的孱弱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我领土的事实。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于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里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与历史事件:武昌起义风云变幻,清帝退位后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妄图称帝的他最终死在人民的唾弃中。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假意拥护袁世凯的蔡锷抛下知己小凤仙,舍己去日本组织力量重振山河,我为他的气魄感慨更为他带病出征而感动。当见到朱德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杀时,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亦使我动容。新文化运动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巴黎和会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五四运动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喊得气壮山河,雄壮有力,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那轰轰烈烈的场面,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自豪不已。当“二次革命”失败后,见到在妻子宋庆龄面前长叹的孙中山时,我们能感受到伟人的无奈与哀痛,也易使人联想到伟人那传扬千古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21年7月底,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王会悟站在船头,眺望周围的美景。船舱内,一群怀抱理想的年轻人正在激烈讨论着,为中国的未来制定计划。他们开始缝制一面鲜艳的党旗——那是代表着中国人民奋斗岁月的旗帜,是象征着真理与光明的旗帜,更是浸透着无数党员献出鲜血追求真理和民族希望的旗帜。从此,沉寂的中国人民开始听到了自己心中清澈的声音——中国共产党!
电影的结尾,周迅的回眸凝望,仿佛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承诺。这一时刻,象征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国人民从此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征程。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结束了长达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局面,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近日,我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史诗巨制《建党伟业》,心情澎湃,内心激动。观影结束后,心头涌现出一股千言万语,感慨万千。
《建党伟业》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展现了毛主席、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不畏艰险,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壮丽画卷。他们的艰苦奋斗,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写下了气吞山河、改变历史进程的光辉篇章。
观看影片的同时,我思考着:90年前,共产党人是如何跋涉千里去寻找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道路的?90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风雨中不倒,充满生机和活力的?90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引领人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
靠的就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仰。影片中,面对黑暗惨淡的社会,李大钊发出了呐喊:“冲决历史之桎梏,荡涤历史之积秽,挽回民族之青春!”毛主席更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么做?这就是理想的召唤,就是信仰的力量。
靠的就是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导演韩三平说,《建党伟业》所表现的“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是一个年纪轻轻做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我想,这里所谓的“青春”,不单指当年参与建党事业的人都正值青春年少,更指的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也是90年来,我们党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总能穿越历史的激流险滩,在曲折中发展、挫折中奋起,始终引领时代进步的根本原因。
靠的就是真切朴实的为民情怀。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紧要关头,共产党人挺身而出,高擎民族解放的大旗。诚如影片中毛主席所说:“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他还说,“工人的工字怎么写,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结合起来就是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天下的主人。”这些无不显现出共产党人深切的为民情怀。
一路曲折一路歌。在喜迎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静下心来观看《建党伟业》这样的经典之作,既是对中国近代史的一次再学习,也是对自己理想信念的一次彻底洗礼,既能让我们更好地知党、爱党,又能更加坚定我们始终跟党走的信念,还能领悟党史的真谛与智慧,增添工作动力。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主席、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总理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这短短的十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却承载着许多重要事件,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走向。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这些历史事件耳熟能详,如数家珍,至今仍然让我们铭记在心,历历在目。
虽然电影涉及到许多历史事件和知名人物,但导演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不同地点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主线,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观影过程中随着剧情的起伏,会让人热血沸腾。编剧功力深厚,演员表现出色,整部影片删繁就简,节奏合理。观影完毕,让人备受鼓舞,心潮澎湃。作为中国青年,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让我们共同回顾那段历史,体味那段艰难岁月。
前几天,我观看了建党98周年影片《建党伟业》,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最深的是:此片内涵丰富,值得大家观看和深思。
电影《建党建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至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时期历史事件的宏大影片作品,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而创作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呈现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历程,讲述了从虎门销烟开始,为拯救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用各自的方式为救国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影片在片尾时,13位代表在上海南湖的红船上开完会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他们的眼睛里透露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光芒!这是一种深深的震撼和难以忘怀的场面:13名代表代表着50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中国共产党的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的国运昌隆,气吞山河;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了革命的道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探寻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现在,我们党的党员人数已经增长到接近8000万人,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表明我们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崭露头角,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复兴已经近在眼前。
通过观看《建党伟业》,我们应该更加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要从影片中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自“泰坦尼克号”之后,似乎没有被什么电影所感染或震撼,仿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造就的社会中的自己已经不再会为那些沿街乞讨的老者心生怜悯之心,也就更没有为他们提供捐出几角钱的高尚心理!
而就连最近播出的“唐山大地震”也只是以震撼的画面,靠人间的亲情来博得观众的震撼和眼泪,但这只是暂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然而“建党伟业”给我的震撼却不是一时的心理活动,在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是他们抚平了中国大地的创伤。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是他们使中国前没有了“古”字,是共产党这个伟大的政党使中国一直持续稳定的在当今激烈的生存环境中迅速发展。
就像我们祖辈们所言:“凡触犯我中华之威者,虽远必诛!”我们的先辈共产党员们用实际行动向侵略者展示了这一决心。在影片中,蔡锷将军那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难以许卿!”深深触动了我。
当今虽然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战乱之中,但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今说过:“中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你们的”作为当今的共产党员,更应该将这句话牢记,虽已无战乱使我们表现对祖国的忠心,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将会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代表着每一个共产党员!
这篇观后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的文字,没有豪言壮语,因为相对于老一辈革命者的真实付出,这些显得太苍白,太无力了。
猛狮沉睡,梦中觉醒,仰天长啸,百兽俯首,龙蛇退避,魑魅惊散。待到那一刻,我们齐声高呼:中华崛起,万古长青!
影片《1921》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故事,从辛亥革命到党的诞生,虽然在片中只是简要介绍了这段历史,但观影过程中我对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有了一些了解。影片中的明星阵容和剧情安排让我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加想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整体来说,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多思考,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中,国家和人民都身陷贫弱之中。中国犹如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这种大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挺身而出,努力谋求国家的发展,改变国运。学术界充斥着激烈的思想碰撞,人们勇于表达想法,勇于行动,更加敢言。学生和老师通过演讲号召,唤醒更多人,在社会的黑暗中,他们的思想如同照亮黑夜的灯火,显得格外醒目。
五四运动是整个电影的高潮,学生们振臂高呼,发出了响亮的呐喊,他们团结一致,共同走上街头,展现出了强大的集体力量。这场场景让人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是何等强大!作为思想的先锋,学生们一直备受人尊敬。他们或许冲动,或许单纯,但正是这些特质让他们充满激情、斗志和振奋人心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探寻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在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模式,一切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实现的。辛亥革命失败后,经历了袁世凯、张勋等复辟事件,以及护法运动等挑战,每一次变革都像在折磨这个本已疲弱的国家。然而,最关键的是,他们从未因为困难而放弃探求进步的希望。最终,他们成功了,这个过程让我深感震撼。
现如今,社会风气平和稳定,没有什么动荡的迹象,但是一些道理却依然适用。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理念,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制定计划去实现。另一方面,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的目标和计划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经常自我检讨是否还在正确的轨道上,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苏亚党支部组织了党员同志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建党伟业》。电影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深刻描绘了党的奋斗与牺牲。影片中的场景感人至深,让我们对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数共产党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坚定信仰,矢志不渝,开创了中国的新未来。
影片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后站起来合唱《国际歌》,大家的眼神都是充满希望和幸福!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60年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了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开启了属于中国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一切的背后,是90年前那些为中国历史留下宝贵财富的先烈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13名代表,50多位革命志士,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最终燎原成火。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黑暗的中国开辟了一道光明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回溯历史,追寻并讲述了党的光辉源头的故事。
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抽出120分钟的时间,走进影院,沉浸在那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大片中。历史是如此宽广而深邃,无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和描述。唯有亲身体验,细细品味,才能让我们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让我们共同走进影院,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为未来的奋斗注入更多力量和信念!
页面执行时间0.4469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