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我们以培养幼儿综合素养为目标,倡导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贯彻省市县教研和幼教工作会议精神,结合《xx县幼儿园教育教学十条》要求,以安全工作为主线,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化活动,引领园所文化的建设。我们注重儿童的发展特点,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通过课程游戏化项目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经过对xx县幼儿园教育教学和游戏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我们制定了以下新的教育教学和游戏化发展方针: 1. 创设富有启发性的环境:为幼儿营造丰富多彩、充满启发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注重体验式学习: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自主学习:倡导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情感与品德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和品德修养,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提倡合作与分享精神:鼓励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6. 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7. 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8. 营造和谐家园合作氛围: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成长发展,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9. 注重评估和反馩: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及时跟踪幼儿的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案。 10. 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2.继续推进园本情境课程叙事活动,以班级和年级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入学(毕业)课程、科技课程、节日课程、童话课程、生活课程(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劳动意识)、运动课程、游戏课程等。确保每学期每个班级有1-2个特色课程,形式可以是园本、年级或班级自创课程。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及时反思和追问出现的问题,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并能够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目的是激发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确保孩子们每个学期都能参与一到两个独特的班级或年级课程,让他们在多彩的课程活动中,通过实践体验和直接感知,获得多元化的经验。
3.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活动,我们将以本园特色为基础,全面推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积极贯彻省课程游戏化的“六个支架”要求,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4、加强教学工作的过程性管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利用行政听课评课机制,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组织开展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说课评课展示活动,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制定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建立完善的教职工业务档案,持续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培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的上课和绘画基本功提升活动。
6、积极开展各项专题研究活动。
(1)他们积极承办和参与各类县级及以上活动,如教学研共同体,并在课程建设、区域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举措和做法。
(2)、是坚持每周二中午(12:00—1:00)1个小时的年级组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时,每位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并有一定的思考。周五园长室抽查说课时,被抽到的老师要准备好教、学具,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展示。课堂活动结束后,要求老师们将教、学具尽可能地展示在活动室内,
(3)园内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发展的重要方式。我们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读书沙龙、同题异构、课题或微型课题研究等。通过“1+1”的方式,每位教师都将有机会上一节公开课,并撰写教后反思。此外,我们还将整理教育故事,并进行案例评析,以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特别是针对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将提出一个微型课题,也可以采用一带一的方式进行研究。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助于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园内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具体工作
1、强化幼儿一日常规管理。
幼儿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如下: 一、认真研究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二、加强对区域游戏、体育活动的研究,制定具体的游戏、体育活动计划,并根据幼儿特点设置相应的游戏内容。 三、每天保证幼儿游戏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中角色游戏时间占比不低于区域游戏的三分之一。 四、充分利用编织区资源,每月更新编织内容,激发幼儿的编织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在保证幼儿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加强体育游戏的组织与管理,注重幼儿各项动作的全面锻炼。 六、丰富玩具资源库、体育游戏设计资源库,提高体育活动质量,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七、有计划地创设“自然角”,结合幼儿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观察记录、动植物管理,并开展观摩评比活动。
2、扎实推进有效教学。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教学“六认真”,每位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组织集体教学活动。要根据各领域特点,创设活动情境、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注重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切忌不提供任何教具学具的空口说教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小学化倾向。年级组内要形成互相听课评课的氛围,共同研讨教材、教法、准备教具材料,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效益。充分发挥年级组的集体智慧,各年级组继续实行每周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年级组长要进行文本备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讨论教育教学内容、制作教具、青年教师说课、家长工作等。每位教师要详备半日活动计划,包括晨间活动、集体教学、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在每个主题开始前备详案,半日活动计划里要有具体的游戏内容。音乐、体育学科研究组要制定活动计划,正常开展研究活动,可以围绕一个课题进行“一课多摩”,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学习,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幼儿园“学科组优课展示活动”,提高教师组织教育教学能力。继续推广“阳光艺体特色活动”的成果,不断有创新之举。
3、扎实开展园本培训。
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本培训计划,组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园本培训活动,注重教师的“草根化”培训,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素质。要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园讲学,园级以上骨干教师要积极申报做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外出学习人员归来,要及时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做专题讲座或上移植课,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将一些名园的环境创设、优课评比中的经典教学活动介绍给全体教师,扩大教师眼界。结合“青蓝工程”,组织新教师培训活动,新教师在本学期中要通过上课、绘画等基本功过关。教师个人要制定专业成长计划,要从学历提升、职称评定、理论学习、基本功训练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可操作、可检测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建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电子档案。
实行园长行政听课点评制度。园长室的所有成员要坚持走进班级,每学期制定听课表,观摩教学活动、游戏等不少于60节。年级组长要坚持听随堂课,了解本组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听课不少于30节。及时评析、反思,分析幼儿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促进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4、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长工作。要制定家长工作计划,定期邀请儿保、教育专家、本园教师给家长做专题讲座,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要通过班级博客、家长园地、家校通、“小贝壳”园报,让家长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及要求,做到家园共育。每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位幼儿的观察记录,建立好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每月至少给每位幼儿撰写一篇观察记录(个案)、一次书面家园联系、一次详实的阶段评价,并随时向家长开放,各年级组要制定幼儿成长碟片拍摄计划,配合做好拍摄、制作工作。
四、科研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每位教师要结合专业发展计划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纲要、学名著、学理论、学法律法规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平时广泛浏览各类幼教杂志,充分发挥幼儿园订阅的专业杂志、报刊及书籍、音像资料的作用,建立自己的博客,每学期撰写教学类博客不少于15篇,幼儿园将根据借阅卡的记载和读书笔记的展评,博客点击率等评选学年度学习标兵。
2、坚持课题汇报制度,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各子课题组需认真分析前期课题计划研究情况及资料收集情况,包括相关论文、阶段报告等。为完成研究任务,可以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主题活动。在实施每个主题活动过程中,需要制定活动方案、记录观察情况、收集音像资料、征集家长回执、分析活动效果,并撰写相关文章。同时,要将各项任务具体落实到班级和责任人,定期向教研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
五、逐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园委会、年级组长会议,布置开学工作。
2、制定教学科研、班务、年级组等工作计划。
3、音乐、综合学科研究组,制定活动计划。
4、行政听课评课活动。
5、好的,让我来修改一下: 主题墙面创设、游戏区域设置、自然角等观摩活动。
十月份:
1、组织庆“十一”国庆活动。
2、学科组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上课过关。
4、行政听课评课活动。
5、教师备课笔记交流。
十一月份
1、行政听课评课活动。
2、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3、外部环境创设观摩。
4、家长半日观摩活动、家长学校活动。
十二月份:
1、观摩各班区域游戏、自然角、主题墙。
2、户外区域游戏展示活动。
3、骨干教师专题讲座。
4、行政听课评课活动。
5、幼儿成长档案观摩。
6、组织教师参与幼儿园“教学研”共同体活动。
一、月份:
1、组织幼儿庆元旦节日活动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3、行政听课评课活动。
4、撰写幼儿评语,填写素质教育报告单。
5、撰写教科研、班务、年级组学期工作总结。
指导思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成长。我立志成为一名魅力教师,致力于打造充满魅力的课堂,引领学生走向成功。我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善良而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工作中,我将以学生为中心,尽责教书育人,对工作充满责任感,对自己要求严格,努力做到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
具体工作及实施办法:
一、师德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并严格遵守我的教师承诺书。我不仅会恪守自己的承诺,还会超越承诺,努力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我会向身边的师德典型教师学习,与他们交流学习,汲取教育经验和智慧。我会阅读学习有关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在师生帮扶活动中,我会无私奉献爱心,及时履行帮扶义务,给予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我努力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内心修养身心健康,力争成为一名积极向上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育教学方面:
以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前做好个人备课,结合集体备课的智慧进行创新教学设计。注重规范教学,打造生动立体的课堂氛围。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变化,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日记和作文评语等方式与学生深入交流。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三、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务实、创新、有自己特色,争做科研型的魅力教师,是这一年的科研目标。深入学习新教育思想,争取创立个人的博客网页,发表自己原创性的见解。将拟订自己的教育科研课题及方案。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取得进步,实现个人潜力的最大化。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我会根据我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初步确定哪些同学属于后进生,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希望能在学期初就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而转化任务也有其艰难的一面和长期性,而且后进生的后进,不单纯是在某一个科目后进,往往是几个科目同时后进。要转化后进生,单单靠骂、打、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使用这一些手段,或者会取得一些效果,但是这是短期的,效果也并不显著,很快就会失去作用了。要转化后进生,我觉得爱心是前提,耐心是保证,只有对后进生付出无私的爱,辅之与耐心,讲究合适的方法,是可以达到转化的目的的,我这个学期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擦亮后进生的闪光点
没有疑问,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常常不尽人意,成绩往往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状态。再加上他们性格活泼好动,容易被老师认为调皮捣蛋。因此,后进生通常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许多老师会带有歧视的眼光对待他们,并采取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我认为应该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比如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重新获得自信,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可以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
二、用耐心作为转化的保证
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需要时间和努力。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帮助他们转化,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我要在接下来的学期中,克服自己性急的缺点,全身心投入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用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状态。
三、做好日常学习的督促
我将认真督促后进生努力学习,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我会从作业方面入手,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复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们会逐渐改掉坏毛病,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取得转化的目标。
好的,我将为您修改这段内容: 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我将全力以赴,相信自己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页面执行时间0.0090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