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
1.在实习中,我们有机会将课堂学习的基本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最终,我们可以将实习中的经验和教训反馈到理论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矿物和岩石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成的过程复杂多样,结构各异,产状也不尽相同。通过对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和产状等特征的研究和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野外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从而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能力。
3.我参观了一个工地,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措施。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习日程安排:
2、2009.01星期二上午,我去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在那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矿物和岩石标本,还参观了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整个参观过程让我受益匪浅,对地球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009.02星期三上午,我前往海岸酒店工地参观学习。在那里,我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影响。随后,我前往学习了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方法。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20xx.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xx.09.04星期五上午,在课室进行实习总结,并学习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习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习的内容
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素质
上午在xx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习致开幕词。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历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超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也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难以预知的未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譬如到森林公园实习,我们看到了那些球状风化了的石头、剪解理和残积土,也看到由它们所构成的神奇的大自然轮廓,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无比神力。地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硬邦邦的科学理论,还有那无限的精神享受。
小结:胡研究员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不仅擅长科学研究,还能在文化创作方面有所建树,可谓是一个“杂家”。这种综合素质的人才在社会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
我们今天早上步行前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始我们的第二天实习。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矿物和岩石,增进对它们的感性认识。同时,我们还将有机会参观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从中了解科研人员的科研过程。希望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科学领域的知识和实践。
我们首先进去科普馆参观,接待我们的是地化所里的三个研究人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参观里和他们还有老师一起交流和学习。科普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听研究员和老师讲解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科普馆里同样陈列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科普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员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时候所用过得的物品,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化学事业做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将参观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研究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发展适用于各种地质对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踪方法,加强多元同位素体系理论研究,并与当前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大陆动力学和全球变化密切结合;通过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资源形成和勘探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基础问题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该实验室拥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各类地质和环境样品常规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稳定同位素以及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而且大部分仪器还配备了激光探针进样系统,加上最先进的电子探针,还可以进行各类样品的微区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以及图像分析。
小结:今天的参观和学习让我眼界大开,了解了更多关于矿物和岩石的知识,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构造。虽然参观同位素实验室时没有深入了解具体的科研工作内容,但通过感受实验室里静谧的氛围,也能体会到从事科研工作的严谨和认真态度。
自学能力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一句话的含义:“学校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我现在担任预算员一职,随着新的定额、价目、建筑面积规则的推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处并不大,不得不重新学习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光靠原有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勤于动手、耐心琢磨。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尝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向他人请教。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工作辛苦
很多人在家办公,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就得起床准备开始工作,即使天气再冷再差,只要不是周末,都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有时候公司业务繁忙,可能需要晚上或周末加班,这样个人支配的时间就更加有限了。必须要自我约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不想工作就不工作,工作日常要比学校更加严格。在学校,可以随意地睡懒觉,甚至逃课,拥有更多的自由。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时间长了很容易感到厌倦。比如我,每天都是坐在电脑前打字,或者拿着笔计算工程量,显得乏味无聊。然而,即使工作看似简单乏味,也不能有丝毫马虎。一个小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或者损失,所以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工作之后,我们开始意识到父母挣钱的不易,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尽管工资不高,但我们要学会如何合理地支配每一分钱。
同事相处
踏上社会,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由于工作中的利益关系,加上大家都很忙碌,很多时候同事之间并不像同学那样关心彼此。有些同事表面上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地往上爬,这让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感到难以适应。然而,工作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如果一个办公室缺乏人情味,大家就会对工作失去热情,一有机会就会选择离开。情绪低落影响工作效率,整天只盼着下班回家。但是,偶尔为同事办个生日派对,在生病时送上慰问,都能营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心情好,工作效率高,对公司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在电视剧中常常看到职场的勾心斗角,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专心工作,少参与闲言碎语。离毕业只剩几个月的时间,更应该珍惜与同学相处的时光。
总结
在毕业实习的三个月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巨大差距。书本上的知识虽然通俗易懂,但真正投入到工程造价的实践中,才发现其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通过实习,我不仅验证并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性。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本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更加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积累更多经验,为将来自己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它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实习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工程现场实习期间,我亲身体验到了施工和管理的复杂性,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与监理工程师合作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实习中,我对建筑工程中各方责任和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工程建设中的挑战和限制。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比如他们在钢筋绑扎等工作中的巧妙技巧和实用经验,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等等。在工地上所见所闻,更加激发了我对本专业的热爱和憧憬,也深深体会到要在建筑这个行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更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一份责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大建设添砖增瓦,实现自身的价值。下面我就本次实习的过程内容作报告如下:
(一)建筑学知识
好的,让我来为您修改: 我们将参观校园内的不同建筑,包括单体建筑和建筑组群,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通过参观,我们可以了解建筑的设计风格、功能以及与校园环境的融合情况。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建筑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吧!
1、经过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进行分析,发现其整体设计合理性较高。建筑之间的距离和比例关系恰到好处,形成了统一而和谐的整体风貌。同时,建筑群内部道路设置合理,交通流线清晰,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整体布局考虑到了环境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提升了建筑群的舒适度和环保性。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部分建筑物之间的连通性不够好,导致了一些交通不便利的情况。另外,建筑群中的绿化和公共设施布局也可以进一步优化,以增加居民和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总的来说,该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设计合理,但仍有一些细节上的改进空间,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提升整体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2、我参观了一座建筑,仔细观察了它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了解了各层的平面布局和房间布置,同时也留意到了建筑外观的特点。通过运用我所学的知识,我将对这座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3、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二)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某项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这座建筑物采用了现代化的钢结构形式,具有轻巧灵活的构造特点。建筑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显得通透明亮。建筑的承重方式主要依靠钢结构框架,通过钢柱、钢梁和钢框架相互支撑,确保了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焊接和吊装技术,高效地完成了建筑的组装和安装工作。此建筑按照抗震设计要求,符合相应的抗震等级标准,保障了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该建筑物的结构主要包括板、梁、柱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利用混凝土的耐压性能和钢筋的抗拉性能相结合,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在墙体、梁柱连接处,一般采用梁柱节点连接构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楼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通常在地面上铺设保温层和防水层,再铺设地面装饰面层。屋面结构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覆盖有防水层和保温层,以保护建筑物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顶蓬构造一般采用轻钢结构,能够支撑顶部的遮阳设施或绿化植物,起到美化和遮阳的作用。 楼梯和阳台的构造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一般为直线或弯曲形式,阳台则设置在建筑物外部,用于休息或观赏风景。这些构造设计旨在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和美观的外观,同时保证结构的牢固和安全。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三)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适量水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子的比例,常见的配合比有1:2:3、1:3:5等。而砂浆是由水泥、砂和适量水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砌筑砖块、石块等。砂浆的配合比一般为1:3或1:4。 混凝土和砂浆的标号代表了它们的抗压强度等级,一般分为C10、C15、C20、C25等级,数字越大,代表强度越高。而砂浆的标号一般为M5、M7.5、M10等级,同样数字越大,代表强度越高。 混凝土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原材料配比、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搅拌机、搅拌车、模具等设备。 混凝土和砂浆在施工后需要经过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养护措施包括及时浇水、覆盖湿布、防止日晒等,一般需要持续7天左右。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有关装饰材料的情况。
(四)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各施工工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比如,木工负责木料的加工和安装,砌筑工负责砖瓦的砌筑,水电工负责管道和电路的铺设,油漆工负责涂料的涂刷等。不同工种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比如在墙体施工过程中,水电工需要先进行管线敷设,然后砌筑工进行墙体砌筑,最后油漆工进行粉刷。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和穿插作业需要有序进行,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及方法。
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五)基础
1、基础选用类型采用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2、钢筋基础地面应设置C10强度等级的100厚垫层,垫层宽度应比基础每侧增加100。
3、钢筋基础曾厚度,有垫层处》40,无垫层处70,与土壤直接触外侧建筑防水做法的钢筋挡土墙,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护层厚度应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1、地层土性描述:基础应置于未扰动的卵石层上,该层的撑载力特征值为350KPa2。基槽检验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要求进行,并需有勘察设计人员亲自参与。
3、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填充了无对基础有侵蚀作用的砾石、角砾土或黄土,以加固基础。
4、基础开挖工程应根据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放坡处理。对于邻近建筑可能产生影响的基坑,必须由具备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支护设计和施工。
(七)施工准备
1、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在进行建筑模板放线时,首先需要确定建筑的边柱和墙轴线位置,然后以这些位置为基准,引出各条轴线。放线时要根据施工图使用墨线标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需要标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准确安装和调整。
2)使用水平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调整到符合实际要求的高度,并将其准确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模板安装前应确保底部平整,清理干净,以确保模板位置准确无误,防止漏浆或混凝土成形后出现问题。
4)工长要提前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然后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八)钢筋混凝土结构
1、框架梁的配筋设计采用平面表示法,按照国家标准图集03G101—1中的抗震构造详细设计。
2、保护层厚度:楼板15连梁梁25,柱30,并不大于主筋直径。
3、混凝土在早期养护时,常常会出现表面裂缝的现象。这些裂缝通常是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尤其是在寒冷地区温度骤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裂缝。因此,保温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早期裂缝至关重要。从温度应力的角度来看,保温措施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为了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确保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间的稳定温度。
3)为了防止旧混凝土过度冷却,减少与新混凝土之间的约束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早期养护措施。选择适合的水泥种类和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对混凝土进行早期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页面执行时间0.0086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