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确保市创建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我们召开了动员会议。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决定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并经市党代会和市人代会审议通过,确立为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动,精心布置,多次召开会议。4月12日,召开了动员大会,有1500多人参加,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发表了题为《全面动员、全力冲刺,力争进入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重要讲话。区委、区政府为保证市创建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进行了多次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全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创建意识,为市创建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作出我区应有的贡献。
一、让我们共同增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形成统一认识。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近期,中央文明委发布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创建的内容和目标设立了新的规范,包括七大类119项测评指标,主要关注城市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等六大方面以及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该体系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强调城市文化因素、人的综合素质,也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覆盖了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我区而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五做一加强”战略目标,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增强我区的综合竞争力。
作为宁波六区之一的我们镇海,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对创建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雄厚,思想统一,行动积极。去年我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区,体现了我们具有扎实的组织领导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省对我市开展的全面测评中,我们区是唯一没有出现偏差的区,这表明我们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对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性,需要改进。另外,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仍有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改进。
在硬件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制约一时难以到位。在软件方面,突出的是城市和市民行为中的不文明现象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一是行业风气方面的问题,群众对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廉洁奉公等方面的满意度没有达到A级标准。二是市民文明素质方面的问题,乱扔杂物、随地吐痰、随地小便、闯红灯穿马路等违反“十不规范”的现象普遍。三是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无证设摊、占道和跨门经营等现象长期存在。四是治安管理方面的问题,群众缺乏安全感。五是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时有发生。六是文体卫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没有达标,注册志愿者队伍不够规范、活动不够正常。七是创建活动方面的问题,干部群众对“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知晓率不高。再次,挑战压力大,形势很严峻。全国文明城市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开展评比,大家都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作为城市“金字招牌”去积极争取,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从全国来看,全国与宁波一样的同类城市都明确了申报意向,如辽宁省倾其全省之力确保大连市,福建省倾其全省之力确保厦门市,广东省倾其全省之力确保深圳市。从我省来看,竞争更激烈,全省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有6个,杭州市提出了志在必得的口号。中央领导明确提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要坚持少而精,确定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10个,并且县级市、地级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各个层面都合在一起评选。原来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有121个,这次要重新命名表彰,总数减到60个。这就要求我们宁波市必须坚持“保四进二争一”的目标。就是说:“保四”,是指宁波必须保持原来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称号。
“进二”,就是指必须在全省取得前2名成绩,才有资格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一”,就是要在全省夺取第一,才有可能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央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很高,去年10月颁发了《测评体系》。最近,中央文明办又制定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操作手册》,在考评中都要直接向群众提取数据,而且随意性很大,这对迎检考核工作也带来很大的难度。我们要认识到市的压力,就是区的压力,市里的难度,就是区里有难度。对于镇海来说还有具体的困难。从我区的情况来看,镇海是个老城区,改造难度大,虽然近几年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城区面貌明显改观,但是还有不少差距。这次考评还要对建立街道后的行政村进行考核,这又带来困难和压力。面对挑战、面对压力和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只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化存在问题为取得成效,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力冲刺,全力以赴,保证取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的胜利。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为了确保我们市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的目标实现,需要全区各级各部门、部、省、市属企事业单位以及驻军部队共同承担责任。大家都要按照市区的实施方案,认真制定计划,精心组织,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的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动员工作至关重要。宣传工作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只有加强宣传,我们才能取得实际成效。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以宣传引导为先导,层层发动,广泛宣传。我们要向市民广泛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大家明白创建的意义、目标、标准和要求,真正让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同时,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教育引导市民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让他们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中坚力量。区内各新闻媒体是宣传的主阵地,要开设专栏和专题,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区城管局要与区委宣传部和招宝山街道合作,在主要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设立宣传广告牌和公益广告,确保广告数量达到总量的20%。同时,总工会、团委、妇联和各街道要发放致市民的公开信、倡议书、公民道德卡等宣传材料。社区工作人员要深入社区,走访居民,开展广泛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是关键,督促检查是保障。各专业组要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逐项逐条地开展自查、自评和自我整改,并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始终。区要组织力量切实加强督查检查,由区领导牵头组织,区纪委、区委办、区府办、组织部、区文明办和各专业组的牵头单位共同参与,开展专项督查和综合检查。区人大和区政协要组织代表、委员对重点部门、重点地段进行视察督查。各新闻单位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该表扬的表扬,该曝光的曝光。区行政服务中心的“21890”服务热线、“86275336”区长值班电话和区纪委的“96178”投诉电话,都要按规定在媒体上公示,以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创建工作。
(三)抓紧提高升级。做好提高升级工作,是解决存在问题,夺取高分的关键。市委、市政府对考核指标的要求是:巩固A级,提升B级,消灭C级,力争所有项目都达到A级。区各个创建专业组都必须按照这一要求,认真开展整改,按市规定的限改日期,在5月10日前保证34个B级项目和3个C级项目提高到A级水平,还要巩固A级项目,防止回潮和反弹。在整改和提高升级的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让广大群众共同承担起整改提高的责任,克服和改变人人都说要规范文明行为,但又有不少人违背文明规范和只会提意见,不参与、不做事的现象。机关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倡导文明,还要加强对家庭、对亲友的教育和劝导。努力引导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共同维护和塑造镇海的文明形象。
(四)市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迎接省委、省政府的检查考核以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组的考核检查,市决定抽调精干人员成立迎检班子,对各区进行不定期的模拟检查。这种模拟检查实质上是两次大考,一次是为了获得入场券,另一次是为了取得合格证书。市明确要求,对各区检查出的问题,不仅要责令限期整改,还将作为市对区全年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针对创建工作的紧迫形势,我们必须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解决存在的问题。各专业组和职能部门要集中时间、精力和力量,突出重点整治市容环境、交通环境、治安环境、生态环境。
切实加强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区城管局要重点对跨门经营、占道经营、乱设摊等违反“十不规范”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区公安分局要结合创建“平安镇海”,集中整治社会秩序和交通秩序。区贸粮局、工商局和质监局要突出 “共筑诚信”为主体,对集贸市场、商业零售市场开展集中整治,狠狠打击假冒伪劣,广泛开展优质服务。区卫生局要重点抓好医院的优质服务、卫生进社区、医疗食品卫生、农村和公共场所卫生等突出问题。区委宣传部要重点抓好公民道德和宁波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农民转化为市民和外来人口的宣传教育,还要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和人文环境建设。区纪委和区委组织部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抓好区级机关政务环境的建设。区政法委要牵头抓好依法治理和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各镇、街道要突出抓好文明社区、文明村的创建。总之,全区各级各部门都要周密部署,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决不能出偏差,决不能出漏洞,决不能拉后腿,以优异的成绩为市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
三、加强领导,积极引导,保证创建目标实现
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协调各方资源,涉及面广泛,事关全市居民的福祉。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共同努力推动城市的文明建设工作。
(一)落实领导责任,坚持齐抓共管。领导重视与否,精力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创建工作的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创建工作而专门制定的领导责任制度、形势分析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意见征询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六项制度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坚持贯彻落实,在最近充实加强了区文明委成员,各镇、街道建立了文明委。建立了以区领导为组长,牵头单位领导为副组长,分管领导为联络员的七个创建专业组。分解了创建的责任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部署。根据市的步骤,区在抓好宣传发动的前提下,将不定期地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听取各专业组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开展督促检查,坚持对创建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严重的要追究责任。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区文明创建奖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检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作为区对各级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目标。我们一定要齐抓共管,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把每项任务都要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保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实现。
(二)我们要坚持积极的教育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群众不仅是创建工作的受益者,也是创建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全国文明城市的考察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听取市民的评价和意见来进行。要了解党风政风、行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交通便捷程度、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因此,创建活动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工作,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我与文明同行”主题活动。自去年四月份启动以来,“我与文明同行”活动在我区取得了良好成绩,名列全市六个区之前,被评为全市的先进。今年要围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继续巩固、深化、提高这项工作。要深入开展以“文明交通”、“文明言行”、“文明生活”、“文明礼仪”为主线的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坚持“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我们将大力推进科教、卫生、文体、法律“四进社区”活动,以创建文明社区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楼群、文明家庭、道德示范家庭、文明特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和争做文明市民等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的素质,真正实现在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下的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提高城区的文明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其次,我们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核心,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我们要精心策划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我们要坚持群众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在创建文明活动中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楼群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队伍。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机关党工委、团委、妇联、街道要组织志愿者经常开展为创建文明作出贡献的各项公益活动。最后,我们要夯实基础。坚持基础在基层的原则,推动基层单位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军警民共建文明、文明窗口、巾帼建功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等基层的文明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文明水平,提高基层单位群众的文明素质。在考核验收中,要把重点放在社区和基层单位,注重群众的支持率和参与度。我们必须从基层抓起,把群众的意见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基层的文明创建工作,为全市和全区的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经进入了紧要关头,现在我们已经确立了明确的目标,责任也已经分解到位。希望大家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切实抓紧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让我们团结力量,激发斗志,以踏实的行动和出色的成绩,为市创建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贡献我们的力量。
页面执行时间0.0117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