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实习的xx市中医院发现他们拥有非常完善的科室设置,我所轮岗的科室包括内科、儿科、中药房、放射科、急诊科、骨科、妇产科和针灸科等共八个科室。在这些科室的实习中,我获益良多。
收获最大的课室是内儿科。
内儿科轮的三个星期中每天跟随带教老师查房,开医嘱,每天帮护士测体温量血压送报告。
在儿科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如何书写病历,比如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会诊申请单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这些都一窍不通,需要慢慢地去熟悉和掌握,直到最后能够熟练地书写。如果有超过三个字写错了,我们就需要重抄一份,所以我们的口袋里总是塞满了被当作草稿纸的病历纸,不到几天时间,口袋里的重量就像发酵的面团一样慢慢膨胀起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最有收获的是开中药处方。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闻诊、询问和切诊,我们需要辨别出病人的体质寒热虚实、表里关系,抓住主要病情,然后选择合适的药方进行开具。将开好的处方交给带教老师过目后,我也能够学到很多。因为带教老师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处方进行调整,解释为什么要增加某些药物,为什么要去掉某些药物。我曾经跟随的带教老师负责照料一位患有肺癌晚期并出现脑转移的病人。这位病人已经在医院住了三个月,病情时好时坏,身体瘦弱,经常发烧,只能依靠鼻饲和点滴来维持生命。他的哥哥是一名退伍军人,每天早晨我们查房时,他都会站起来向我们深深地敬礼。尽管他知道弟弟已经没有希望了,但他仍然对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深表感激。这时,我深切地感受到,做一名富有爱心的医生是多么值得尊敬和敬佩的事情。
最值得一提的科室是急诊科。
急诊科分为内科和外科,我很幸运地都有经历过这两个科室的急诊工作。内科急诊的忙碌程度通常是有规律的,有时候会非常拥挤,尤其是晚上。刚开始轮到内科急诊时,我曾经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处理病人,所以带教老师就耐心地教我。他教我要先引导病人或家属去挂号,如果有发烧病人,可以提前准备体温计测量体温,对于病情紧急的病人要优先处理。内科急诊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从感冒发烧到心悸腹痛尿血,几乎包括了内科常见的病种。在急诊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需要出车接病人,内科出车接的病人多是脑血管意外,有时候也会接触到其他急性疾病的病人。一次我们接回一个被电击的病人,尽管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他的生命。带教医生让我们见习医生继续心肺复苏,这也给了我们宝贵的实践机会。他强调按压手势要正确,按压深度要适当,按压速率要均匀。外科急诊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处理外伤患者,需要清洗伤口、缝合伤口,有时也需要进行X线和CT检查。车祸患者比较多,伤情复杂,需要及时处理。
最有意思的科室是妇产科。
在我医学实习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在妇产科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虽然我们还没有学习妇产科这门课程,但我对妇产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住院部的一周实习中,我有幸目睹了五次顺产、三例剖宫产手术以及一例全宫切除手术。第一次见到自然分娩时,我感到异常兴奋。从产妇开始规律宫缩,宫口逐渐扩张到胎膜破裂,再到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力分娩,最终婴儿的头部露出并顺利娩出,整个分娩过程让我紧张又激动。我随着产妇情绪的变化和分娩的进行而经历起伏,当最终成功娩出婴儿时,我也感到了莫大的喜悦。看到产妇虚弱但满足幸福的笑容,我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在妇科门诊的一周实习中,我跟随带教老师接触到了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老年性阴道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了解了妇检和产检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尽管尚未学习妇产科专业课程,但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妇产科有了更深入的感性认识,为未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在骨科,我每天都在帮助病人清洗伤口、拆线,时刻谨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外科手术的各项操作和流程,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操作、手术过程以及术后观察护理。此外,在针灸科,我努力学习针灸、拔罐和按摩推拿等技术,还有机会观看小针刀手术。在三伏天,我也帮忙给病人贴敷天灸,全心全意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在脾胃科的三周实习,让我受益匪浅,经历了一次难得的磨练与挑战。这段时间不仅考验了我的耐心和能力,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真是一段难忘的实习经历。
初入科室,脾胃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负责诊治与脾胃相关的疾病。在这里,医生们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比如化验检查、撰写病程记录、抄写医嘱、询问病史等。脾胃科的病人数量庞大,这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中脾胃疾病患者逐渐增多的趋势。 脾胃科的医生们特别关注病人的饮食习惯,因为饮食与脾胃健康息息相关。他们会为病人提供合适的药膳建议,比如薏米南瓜养脾、葡萄雪梨滋阴等。此外,医生们也会建议病人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水果,以预防节气病的发生。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脾胃科的诊疗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益匪浅。
查房时经常会闻到烧艾的味道,原来是用来治疗偏虚寒的脾胃病,通常选神阙、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前两者局部取穴,后者远处取穴,远近结合,热力渗透深处,巡经气至病所,不仅对脾胃病,对病人的体质提高也十分有帮助,正所谓“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期间我见到很多病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吃”而患病住院的,有吃了十几斤龙眼而突然心衰发作的、有酗酒而胃炎发作的、或者吃了海鲜喝冷饮而急性肠胃炎的……正可谓“病从口入”,老师说,很多时候病人没有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当我们的身体已接近失衡,如果饮食不注意的话,就会诱发疾病,这在临床上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患者了。
再来说说四君子汤,这是我在科室看到用得最多的科室,主治脾胃气虚证,老师用它来治疗西医所说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怀着好奇的心情与实验的目的,回去以后我特地把四味药都煮着尝了一遍,人参和甘草味甘,人参气更浓厚,喝吃完后胸中仿佛有股气,久久不能散去;白术味苦,气燥,白术的苦超乎我的想象,喝完后鼻腔有种干燥的感觉;茯苓则淡淡的,没什么味道,煮出来像胶水,但却没有粘腻感,仿佛某种溶液一样。对此,四君子汤的功效应概括为:补气、燥湿、利湿。又因为“脾喜燥恶湿”,故又可概括为补气健脾。
老师曾经提到过,脾胃是人体的中枢,负责将精气转化并运输给其他脏腑,因此很多疾病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脾胃。在经历了脾胃科的学习之后,我对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信“病从口入,医从脾治”这句话的重要性。
在心电图实习的一周,是忙碌的一周,早上一来就有病人来做心电图,早餐咬了一口,就匆匆放下,然后就有病人接踵而至。下午的时间几乎是在病房度过的,许多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做床边心电图。虽然忙碌,但是很充实。
这周的工作任务是为病人进行心电监护。每天我都要仔细地为病人接上导联,观察他们的心跳图形变化,记录在心电图纸上。我觉得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创作艺术品,每一次记录都是一幅独特的画作,需要我们用心去完成。而负责分析的老师们就像是艺术鉴赏家,他们能够准确地发现图形中的不足之处,指导医生们进行调整,让最终的心电图更加完美。这种合作就像是在创作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挑战和收获。
在这期间,我觉得最艰难的就是给神志病的病人做心电图。原因有以下几点:1.神志病科室的病人多为体弱消瘦的老人,没有丰厚的肌肉,导致导联很难牢固的粘连在皮肤上。2.因为长期卧床,老人家洗澡的次数也减少,导致身上皮屑较多,导致干扰较多,误差较大3.病人多为神智不清,故不能进行体位的配合,有的会在中途乱动,甚至会因为难受而将好不容易固定住的导联拔掉,所以,一个神志科的病人就要做很久的时间。而神志病的医生似乎也认识到这些困难,因此几乎所有的神志病科室的病人都是做床边心电图。感谢护工叔叔阿姨的帮忙,不然,我们一个下午的时间恐怕就要在神志病科室度过了。
在心电图室度过的这一周真是匆匆而过,学习了之前完全陌生的十八导联。我觉得,在心电图室有一句很美的话,那就是能够洞悉你心脏的跳动。
今年暑假,我到医院实习已经有半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踏实做人、认真工作的重要性。我坚信一句话:做事要踏踏实实,因为无论有没有人在看,天都在看着你。因此,我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对待每一个治疗项目,努力做到更好。
刚进入实习单位,总有一种茫然得感触,对于临床的工作比较陌生,对于自己在这样得新环境中能够做些什么还没有成型得概念.庆幸得是,我门有老师为我门介绍各科室得情况,介绍一些规章制度、各科室医师的职责等,带教老师们得丰富经验,让我们能够较快地适应医院康复科科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践和工作打下了基础,这应该算得上是实习阶段得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许多基础技能。实践是我提升各种操作技能和诊疗技能的最终目的。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始终秉持着“放手不放心,放眼不放心”的原则,积极争取每一个锻炼机会。同时,我不断充实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虚心向带教老师或其他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如果遇到带教老师没有时间解答问题,我会在工作之余查找相关书籍,向其他老师请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总结和评定。经常参与病例讨论,这些训练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在医院,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在与家属交流时,我始终将病人的健康放在首位,确保所有行动都符合治疗目的。我会真诚地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尽力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心和专业。在处理家属关于治疗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时,我会尊重医院规定,同时尽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需求,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担忧。当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家属时,我会保持冷静,遵守规章制度,不为情绪所左右,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经历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复杂情况的技巧。
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获益良多,言语难以表达我所学到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这段时间让我受益匪浅,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相信实习只是我学习路上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知识等待我去探索和学习。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继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
感谢xx学院和实习医院给予我宝贵的实践机会,也感谢各位指导医生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然耐心指导我们,带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同时,我也很高兴能与其他实习生一起相互学习,成为彼此的好朋友。在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收获颇丰,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拓展了人际关系,了解了职场文化,参与了各种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习,我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工作,努力学习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工作能力,为将来的事业全力以赴!
针灸科六周的实习结束了,而作为针灸专业的我来说学习才刚开始。
初入针灸科,欣姐是一位很亲切的针灸老师,她接待了我并详细介绍了针灸科的学习内容和实践工作。针灸1课程有三位老师,欣姐主要负责会诊工作,第二天我就跟着她去了病房。在ICU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因中风昏迷了四个月。当我到达时,老爷爷已经进行了一周的针灸治疗。由于长期昏迷,针灸穴位主要选择在开窍醒神的穴位,如百会、神庭、水沟、合谷、太冲、十宣等。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密切观察老爷爷的情况。有一天早晨,我注意到老爷爷似乎睁开了眼睛一会,虽然没有完全醒来,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门诊中,我遇到了一位患有面瘫的病人,他是因受凉导致左侧面瘫。这是他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显得有些紧张。我为他选择了左侧阳白、太阳、颧髎、牵正、颊车、地仓以及右侧合谷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过程中,我负责插针操作,而病人则非常配合,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感觉。他会告诉我针刺入到一定深度时的感受,包括酸胀感和刺痛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针灸的疗效和气感。经过几次治疗,这位患者的面瘫症状逐渐好转,最终完全康复。这次经历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针灸的神奇之处。
在我空闲的时间里,我重新复习了针灸学知识,发现针灸对很多疾病都有治疗效果。然而,由于人们的思维定式,针灸的应用被限制了。从选择学习针灸开始,我便深深地着迷于这门学科。针灸的魅力在于,通过了解基础知识,我们可以运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尽管我们对针灸治疗机理只有一些皮毛认识,但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够有所领悟。每次重新学习针灸都会有新的收获,这种神秘的学问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和发现,从而不断进步。
今天是我在针灸科实习的最后一天。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六周就这样匆匆而过,让我感到有些不舍,更加热爱针灸这项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有机会为患者施行针灸和拔罐疗法,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进步。刚开始时,我对扎针和施灸还感到生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变得更加熟练,这是我个人的小小进步。未来,我知道还有很多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我会用心去学习,不辜负作为一名医生的称号。
页面执行时间0.0126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