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相关文件精神,同时积极响应学校阳光体育计划,全面推进我校艺体活动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旨在确保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现学校或班级特色的项目技能,以及一项学生自主选择的艺术体育活动技能,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资料选取和目标要求
1、长跑技能。包括群众跑和自主锻炼。每生每一天至少1500米。
总目标:学生将逐步培养良好的跑步姿势习惯,掌握科学规范的长跑动作要领,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即时身体状态和其他因素进行自我调整,使得学生在跑步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姿势。通过培养这种习惯和技能,学生参加体育素质测试时的达标率将达到98%以上。
目标分解:
(1)群众跑:透过“大课间”活动达成,每一天学生1500米。
(2)自主锻炼:透过体育课和课余达成。
2、特色项目技能。
由各班自主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
总目标:各班要选择适合的特色体育项目,旨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健康。同时,选取的项目应适合班级可用的场地,确保整体活动井然有序,美观大方。此外,活动开展时需遵循“个体行为不影响集体利益”的原则。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每个班级都拥有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活动背后寓意深远。
目标分解:视各班活动特点自行制订。
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发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特别开设了学生自选艺体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艺体项目进行学习和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做出更好的选择,学校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各班学生自选项目的情况,并提供指导意见。同时,学生每四周可以提出一次更改自选项目的申请,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三、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大课间的活动计划和资料。在学校实际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户外运动、休息放松、小组互动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为了保证活动的科学性,我们可以结合学科知识或校园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3.全面性原则。师生共同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到达全体健身的目的。
四、实施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学校明确规定,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30分钟和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30分钟为大课间活动时光,任何教师不得占用此时段。在阴雨天气时,大课间活动将转移到室内进行,例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为了保障大课间活动的进行,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定:明确大课间活动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常规检查、班主任现场督促、班长体育委员负责、活动评比等制度。
3、在大课间,学校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各种健康活动,老师们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融洽的氛围。这种活动不仅符合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政策,也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学生们在活动中自发购买小型易损器材,共同享受运动的乐趣。
4、安全保障。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务必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组织保障。
为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特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新朝
副组长:徐志凯
成员:朱世一李树辉刘菁王功芳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用心性。
1、实行小组管理考核挂钩制。
2、鼓励活动资料、形式创新。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除了保证时间安排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特色灵活安排活动形式、内容和空间。可以开展体育运动、舞蹈表演、健身操练、游戏竞赛、合唱演出、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多样化项目,鼓励学生展示个人特长和才艺,激发创新潜能,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氛围。
五、大课间活动资料
1、每一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大课间活动,开展必选项目活动。
2、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我们都会开展文体活动。活动分为必选项目和特色项目(或自选项目)两部分,共计20分钟。必选项目包括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轮滑等大众创编游戏,让同学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特色项目或自选项目则根据每周安排不同。周一、三、五是班级特色项目活动时光,而周二、四则是学生自选项目活动时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参加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健美操、小合唱、书法、绘画、演讲比赛、阅读等,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享受运动和文化带来的乐趣吧!
3、根据学生活动状况和运动兴趣,定期更换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4、音体美个兴趣小组,根据学校安排自主组织小组活动。
六、大课间活动流程
上午大课间:
1、进场:5分钟(放音乐)
2、必选项目(长跑):10分钟
3、自选项目:10分钟
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
下午课外文体活动:
1、进场:5分钟
2、必选项目(长跑):5分钟
3、以班或小组为单位自主活动:15分钟
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
七、管理职责制
1、班主任在大课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作为班级的引领者,班主任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体育游戏的创编。在活动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班主任还要参与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在大课间,要负责维护班级的纪律和安全。因此,班主任在大课间的指导和管理至关重要。
2、班干部日日检查制:
(1)检查出操人数;
(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
(3)检查出操速度;
(4)检查活动质量;
(5)检查所带器材状况。
一、 指导思想
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为宗旨,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将紧紧把握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我们致力于教育改革,努力打造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提高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还可以让他们掌握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此外,结合教学内容,体育教育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张征兵17三3七(4)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上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进课堂,倾听教学内容,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7、亲爱的老师们,教学总结工作是我们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总结经验、分享教学心得,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这对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胜任工作。这种活动可以让年轻教师通过与资深教师的交流互动,学习到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升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同时,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承和分享自己的教学智慧,为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新区大港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苏州大学20__、11本科中学高级总教练,专注于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擅长指导投掷项目、跳跃项目以及运动后的恢复训练。
翟庆梅,苏州大学大三学生,参与组织了学校的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和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同时,她还担任篮球队的技术指导,并负责解说裁判规则。
王桂林江苏教育学院20__.5大专中学一级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田径裁判
邵继忠江苏教育学院20__.1大专中学一级短跑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我们将进行集体备课和科研活动。初一备课组的组长是於海燕,初二备课组的组长是翟庆梅,初三备课组的组长是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五、 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
张体成老师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导,运动训练方面由宣扬指导。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使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
根据我校教育目标,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包括体育和健康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具有竞争力的能力,我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机会,努力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
二、主要工作:
㈠、提高体育实践课质量。
1、每节体育课要有明确、详细的课堂教学目标。
2、根据课的目标选择适合的内容,采取合理的课型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练习为主。
3、体育课的结构要合理,并能保证基本部分的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4、课堂教学应该有有条不紊的组织安排。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水平和课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方法。
5、对学生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成绩评价,充分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练习的勇气。
㈡、切实提高学生体育达标水平。
体育达标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认真细致地开展。在日常教学中,要将达标项目有针对性地分解到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测试过程中,学生要诚实守信,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对测试成绩的记录要及时准确。本学期将重点关注体育达标工作,各校应确保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98%以上,优秀率达到30%以上。
㈢、认真落实两操和组织课外活动。
1、请坚持不懈地重视两操训练,确保各队行进成直线,拐弯处直角行进。要求队员保持踏步精神饱满一致,做操动作标准、整齐、到位。评分时要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分数记录每日更新,每周总结,每月通报,同时每天都要有成绩记录。
2、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认真备课,制定合理的计划,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活动内容不仅要符合统一安排表的要求,还应包括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享受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㈣、重点抓好体育业余训练。
1、认真、科学选材,坚持常年训练。
2、努力使训练手段科学化、规范化,确保训练的成效。
3、对运动队确立目标,做好组织工作,能完成学校指定的指标。
㈤、其它。
1、严格管理体育器材的使用,每次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由教师亲自领取,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并确保将器材妥善放回原位。
2、充分做好迎接市田径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争取好的成绩。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二周 指定计划
第四周 强化广播操
第六周 田径队训练
第十周 迎接市田径运动会
第十四周 后备田径队训练
第十六周 后备田径队训练
第十八周 后备田径队训练
第二十周 教研组总结
学校体育工作以学生健康为首要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致力于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程改革和教研活动,积极实施新课程标准,运用新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一、具体目标
1.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为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制定了20xx年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3.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 合格+特长 的学生。
二、具体工作
1.不断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今年我们学校将继续完善去年的体育管理体系,实现体育工作的网络化。校长负责体育工作,由分管校长负责具体管理,体育教研组长负责协调带领体育教师团队,各班班主任和学生也积极参与。各级领导逐步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再落实到各个环节,最后进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本学期体育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2.常抓 六认真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确保检查和不检查同样重要。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努力做到零意外事故。本学期的重点是队列队形训练,并积极引入国家新推广的武术健身操。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常规、师德规范以及体育、体锻活动安全须知的要求进行教学工作,杜绝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3.搞好教科研
为了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我们将实行每月一次的体育工作例会和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此外,要求教师撰写课题计划,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围绕课题展开讨论,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4.、抓好课外活动
(1)今年继续抓好学生室外操,进一步规范眼保健操。并于常规的队列队形相结合。
(2)积极组织准备,迎接一年一次的镇春季田径运动会。
(3)抓好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训练,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召开全体体育教师工作会议 三月上旬
2.大课间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录像阶段) 三月中旬
3.学校班级课间操评比 ,规范大课间活动 三月下旬
页面执行时间0.0093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