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xx年七月份顺利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随后加入了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初来单位的第一天,我便加入了光荣的送电工队伍。然而,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送电工,仍需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经过一年的实习,我在工作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对过去一年的实习经历做一下简单总结。
在入聪培训之前,组织部安排我在公司团委协助开展暑期工作。我参与了青少年课外活动培训班、暑期社区消夏晚会等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尽管这些工作与我在学校学习的专业没有直接关联,但我仍然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
接下来,参加公司组织部安排的入厂前教育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培训中,公司的技术处、质保部、安监处、劳资处等多个部门的专家和领导们耐心地为我们介绍公司情况,传授相关知识,让我对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着,参加了省公司安排的电力系统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前培训,通过军训和专家讲座,我不仅锻炼了意志,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拓宽了视野。 这些教育培训让我深刻感受到公司对新入厂职工的关怀和期望,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这段经历为我顺利踏上实习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番短暂的准备,我终于踏上了去220kV永商线路工程的征程。早上出发,一路上风景如画,直到晚上才到达施工队的驻地。尽管住宿条件简陋,但我对送电线路施工的好奇和热情让我对这次经历充满期待。晚上到达后,师傅们热情地为我安排了一张床铺,我整理好行李后就躺下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天空阴沉,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以为这样的天气可能会影响施工,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大卡车来接我们去工地,车上挤满了各种施工工具,泥水混杂,没有一个干净的地方。我只能站在车厢里,等车一开动,就感觉到寒风和雨水袭来。一位师傅递给我一片塑料布,我只好坐在沾满泥水的车厢边上。车子颠簸行驶,雨势加大,我被风雨打得直哆嗦,无奈之下只能蹲在车厢里。大家展开一块塑料布,用手拽住四角,共同抵御风雨的侵袭。我意识到送变电师傅们的辛劳,这是我之前从未体会过的。然而,我知道还有更多比这更艰辛的挑战在等待着我。到达工地时,天刚刚亮,一直工作到天黑才结束,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八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跟随师傅们学习如何搭建脚手架、设置护栏等工作。我了解到搭建脚手架时需要严格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稳定。同时,我也意识到设置护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随时向牵引场、张力场报告工作进展,遇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牵线工作正常进行。
在工地,我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学习,对于队长、前辈分派的任务,我从不挑剔,每一项工作,我都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比如拧螺丝,需要掌握用力的适度,同时又要满足扭矩的要求;拧防盗帽时要确保与螺丝杆对准,以免拧歪难以取下,造成麻烦。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这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任务,不仅要有技术和经验,对待工作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
从商丘回来,参加了公司安排的测量培训,并在考核中表现优秀。培训内容涵盖了测量理论知识和仪器的基本操作,通过学习,我对测量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结合实际施工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测量技能。
实习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赶往广东参加500kV天广四回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在实习期间,我除了完成一些资料复印、数据采集和计算工作外,还通过虚心请教和师傅们的热心帮助,进一步熟悉了送电线路施工的流程。在全身心投入和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送电线路施工的艰辛和严格要求。
在师傅的热情关怀的耐心讲解下,结合天广四回的设计、施工实际情况,我对质量控制的要害和重要项目在概念上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基础工程中的地螺规格数量、基础表面质量、立柱断面尺寸、整基扭转及中心位移、基础根开、基础顶面面高差、转角塔基础顶面预高、地螺偏心、角钢倾斜角度等等方面;铁塔工程中的节点间主材弯曲、转角塔终端塔结构在受力反方向结构预倾斜、螺栓的紧固程度、防松、防盗以及与构件面接触情况、螺栓穿向等方面;架线工程中的弧垂、附件安装质量及工艺要求、导线损伤程度限制等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做好对以上各个方面的学习,我总是随身携带相关参考资料、标准、规范等,边实践边学习。
参与了架线施工后,我对张力场布置、牵引场布置、紧线、平挂等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天广四回工程中,我负责测量了大部分塔位的接地电阻,并参与了个别塔位接地电阻缺陷处理工作。
在我参与架线施工时,我负责护线工作。那天天气酷热,我所负责的那段刚刚进行了一整天的烧制,我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全身沾满了木炭黑、油渍和灰尘,感觉又粘又脏。但我仍然坚持下来了。第二次放线时,老师傅耐心地讲解后,我独自负责小张力车的操作,并成功地完成了拉大牵引绳的任务。
在竣工复验过程中,运行单位反映某基直线塔瓷瓶钢脚歪斜,要求更换瓷瓶。我立即上塔检查,发现瓷瓶裙略有不正,导致视觉上出现错觉,并非钢脚实际歪斜。经过与运行单位沟通,他们接受了我的观点,最终纠正了此误解。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参与了工地现场的实习工作,还从去年12月份开始参与了天广四回工程直至项目结束。在项目部经理和总工的支持下,我负责撰写每月的工程简报,并及时完成工程报道的编写工作。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成功完成了近万字的工程报道和实习感想。这些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和赞扬。
转瞬间实习已经过去一年了,但工地上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农历大年二十九,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做着各种准备。作为送电工队伍的一员,我也在山沟里辛勤工作,挖掘地锚坑,准备布置牵引场地。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春节前,牵引场的机械设备可以顺利进场,为春节后立即开始放线做好充分准备。
我无法提供与施工有关的内容。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在砍伐通道内的竹子时,一不小心发现头顶的竹竿上缠着一条即将落在身上的蛇,让人不禁心头一紧。
忘不了在测量接地电阻时一脚陷进草丛中的阴沟里,拔出脚来继续工作。
忘不了验收期间在35度高温下还要爬上铁塔……
那刚劲有力的的铁塔,那银光闪闪的导线,映衬在深蓝色的天空,这是一种异样的美,只有艺术家才会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而这些艺术家就是我们可爱的河南送变电人!在那高高的铁塔上、导线上,每一个动作都很安全、稳健、恰到好处!我深知这“一招一式”绝不是三天两月的功夫,这是随着我们河南送变电多年来一个个优质工程的创建而积攒起来的,这是我们河南送变电人斗严寒战酷暑磨练出来的。在我眼里,我们的集体就是一座大熔炉,在这里工作,有公司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教育,更难得的是公司的老职工老师傅和许许多多的专业施工人员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时刻在感染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虚心学习,经常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一名优秀的送变电员工。
一:专业动向与安全知识
讲座老师说,目前工程管理人才极度匮乏,随着我国整个地产、房产领域的大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方兴未艾,需要一大批精通大、中型工程管理业务的知识型、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具备国家行业认定的持有像造价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工程咨询师等专业证书的中、高级人才。在深圳等一些城市的人才调查中,管理专业更排在“十大最紧缺”行业中,非常“走俏”。
工程管理专业涵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经营、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向,与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相辅相成。毕业生可以在工程咨询、工程项目施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领域就业,专业涵盖面广,就业范围广泛,社会需求量大。
由此可知:我们的专业前景一片光明,但学习要求也很严格。我们需要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正确的方向和增强的学习热情与信心,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在我们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安全第一永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只有确保安全,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财务安全以及建筑物安全等方面,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绝不可忽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安全标识和安全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必须严格遵守。比如,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执行,做到细致认真,确保施工环境安全。进入工地前,必须佩戴安全帽,禁止穿着硬底鞋进行高空作业等等。让我们始终牢记安全第一,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二: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形式
本次实习我们见到的主要是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网架结构。
1:框架结构:
我们所见到的茂名学院教学楼、图书馆、二教、碧桂园、新新家园等建筑,大多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其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荷载传递顺序为:楼板—次梁—主梁—柱—基矗。由于房屋层数较低时,风荷载对结构影响较小,竖向荷载成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框架结构的梁和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对水平荷载的承载能力较差。此外,室内外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墙不承担结构荷载,因此需要使用轻质砌块材料,减轻竖向荷载。考虑到政府已禁止使用泥土砖,因此研发新型轻质砌块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高层建筑的发展,还可以实现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减少对农田的破坏。
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刚度大、抗震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和承受外部力的作用。同时,框架结构在平面布局上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调整,开窗位置相对自由。这种结构适用于开间较大、进深较大的商店、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以及多层住宅、旅馆等建筑类型。
不足:钢筋、水泥用量大,造价较高。
2:框剪结构:
我们参观的住宅楼、摩根时代、京杭大厦、广西道路运输局住宅等都是框剪结构,它们一般为15—32层。当层数较多时,水平荷载将起很大的影响,造成梁柱的截面尺寸很大,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而框剪结构的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柱子的截面。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墙体形式,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较强的抗剪性能。然而,剪力墙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建筑平面布局的灵活性,因此主要应用于办公楼、酒店、住宅以及某些工业建筑中。
3:网架结构
石化建厂房是这种结构,网架结构一般用于跨度大,高度大的工业建筑,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空间。其杆件多采用钢管或型钢,现场安装。
除此外,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还有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特种结构等。
三:地基的选择及开挖情况
我们主要关注了摩根时代和广西天成一品项目的地基施工情况,这两个项目都采用了深基础设计,包括三层地下室。在地基较深处,选择了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作为基础承载层,超过5米深或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例如桩基、连续墙基础、墩基、筏板基础和沉井等。
当地基土壤较为松软,建筑物的柱子和墙面需要承受较大荷载时,通常会选择将整个房屋底部或地下室部分打造成一整块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基础,这种基础形式被称为筏板基础。在选择基础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情况来确定,然后分析地基土壤的性质,以确保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壤的液化振动,以及消除特殊土壤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工程要求、工期、造价、材料来源、施工机械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后,最终确定适合工程需求的基础形式。
地基工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考虑到不均匀沉降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沉降不均匀,会导致上部结构承受额外的应力,超过承受能力则可能引发裂缝、倾斜甚至破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工程实践中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尽量使上部荷载受压区域均匀,合理设置沉降缝以减缓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并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等加强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
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地基开挖的效率,我们需要将地基开挖工作分成若干个阶段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结
经过一个礼拜的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实践对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施工现场,理论知识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但实际操作却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思考,灵活运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得到了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接触到了社会,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大学生活中应该发展的方向,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建筑这样实践性强的学科尤为重要,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建筑学科与书本知识有着一定的差异,实习让我们能够验证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实习中所获得的技术经验是书本无法替代的,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页面执行时间0.0303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