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瞿秋白同志是一位当时备受尊敬的党内领导人之一,尽管在遭受打击后,他仍坚定地继续从事许多有益的工作,尤其在文化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直至1935年6月,他依然英勇无畏,最终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之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我们,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政治家和宣传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将革命事业奉献到最后一刻。他高尚的品质和伟大的成就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流传后世。
在我们的省会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党员,他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默默奋斗,是我们的楷模,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他的先进事迹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课,激励我们在奋斗中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让我们向这位革命的先驱学习,不断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瞿秋白曾在《狱中题照》中写道:“如果人有灵魂,又何必需要这具躯壳呢?但如果没有灵魂,这躯壳又有何意义呢?”这句话让人深思。有的人离世后,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还活着,却已经在精神上离开了。瞿秋白之所以能够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是因为他对党的忠诚、对信念的坚守。这种不灭的精神就是他的“灵魂”,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那么怎样在工作中学习他这种精神呢?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首先考虑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树立良好的教育风气,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教师的职业操守。坚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是否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更好地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教学。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基础。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将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要时刻保持政治学习的热情,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不断充实理论知识,深入学习领会,结合实际不断思考。只有深入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开拓创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钻研,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牢记邓小平理论的指引,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创新,就能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就,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之,我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主动接近党组织,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润州区桃园第一社区的93岁离休干部何以范,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站在党旗前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永不叛党。
何老1948年参加革命,从事地下活动,解放后先后担任粮库工会副主席,镇江市二轻局工艺美术部副主任等职务,由于1957年被错误的划为“右”派,使何老与党的大门一次次擦肩而过,但何老向往党的心愿从未放弃。离休后何老依然保持革命本色,活跃在润州区桃园第一社区之中,发挥自己书法绘画的特长,团结社区一部分有书画爱好特长的离退休干部,发起成立了“丹青壮暮”沙龙,以沙龙为阵地,配合社区弘扬社区文化,发挥正能量,使沙龙成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镇江市创建社区服务离退休干部的一个品牌。同时,他作为一个离休干部,何老对社区的工作一直很关心,自愿成为社区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并对社区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他与其他十余位离退休干部一起发挥“五老”优势,将关心青少年,弘扬革命传统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每年他都要为社区的中小学生讲革命历史,他积极参与了社区与学校组织的“寻找老革命”,“倾听革命故事”等活动。义务巡逻防范青少年沉湎于网吧,做好禁毒宣传,让青少年远离吸毒。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何老都会主动组织沙龙成员创作字画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解放军官兵。当耄耋老人们将亲手创作的书画作品赠送给官兵时,子弟兵感动不已,纷纷表示要站好岗、接好力、练好本领让老前辈放心。
为丰富社区文化,何以范还自掏腰包为社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订阅了《扬子晚报》、《京江晚报》等报纸杂志,让社区又多了一个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场所,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何老和沙龙成员们积极参与桃园第一社区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在参与中丰富了社区“家”文化、“和”文化、“孝”文化。促进了和谐社区氛围。何老还利用自己德高望众、威信力高的优势,多次参与社区邻里纠纷的调解,最终化解矛盾,一笑化前嫌。
关爱弱势群体,善行温暖人心。一直以来社区的环卫工人都喜欢与鹤发童颜的何老打招呼,这是因为何老跟他们交朋友,夏天何老会买来西瓜、绿豆、白糖给他们“发福利”,冬天何老会买来手套为他们抵御寒风,每到春节来临,何好都会组织沙龙成员写好春联送给他们。何老离休之后,尽自己所能,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何老本人也先后两次被组织部和老干部局表彰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何老近百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壮大。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信心,何老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然而,他又担心自己的加入会给组织添麻烦,因此这个梦想一直埋藏在心底。今年初,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离退休干部“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党建试点社区活动,激发了何老心中珍藏的梦想。 何老委婉地向老干部局和所在的润州区桃园第一社区党组织表达了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老干部局高度重视此事,组织部副部长、局长吴彤同志立即向常委、组织部部长秦海涛同志汇报。秦部长被何老坚持做简单事、持久做平凡事、及时做需要的事的精神所感动,要求在何老通过政审的前提下,帮助他实现这个夙愿。最终,在何老93岁生日前夕、今年七一前夕,何老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圆了他一生的梦想。
四月一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二次课在4221教室开展,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告诉我们“党员发展的历程”以及“党员发展程序”。让我们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党员,怎样加入党组织这个大家庭。
成为党员首先要符合申请入党的条件和要求。申请人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具有中国国籍。其次,申请人需要是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或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这要求申请人具备良好品质,成为广大群众的楷模。此外,申请人要坚定信仰党的指导思想,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了解党在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最重要的是,申请人应当怀着真诚的心愿,愿意积极参与党的组织和工作。只有真心愿意参与并投入到党的组织和工作中,才能避免将党的生活和工作视为负担。因此,申请人入党后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和工作,为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责任奠定基础。
入党的程序有:共青团员→入党推优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在党的指引和激励下,努力学习,树立爱国之情,效国之心,心系党和人民,勇敢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许,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心心之火可以燎原”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说到“初心”这个词,总能触动人心,让人回想起自己最初加入党组织时的初衷和成长历程。回想起我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初心和成长历程,感慨万千,时光匆匆流逝,不经意间已过去了十多年。
记得当初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的情景,那是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还很肤浅,入党的渴望也并不强烈。当时看到班上的同学们都在积极递交入党申请,觉得这是件很好的事情,于是也跟着递交了申请。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党组织并没有接纳我。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历了工作分配、组建家庭、生育孩子,忙碌的生活中没有将入党这件事放在心上。
在工作几年后,经过在乡镇基层工作的历练和在略阳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经验,我逐渐对加入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愿望。通过对党的历史、宗旨和精神的深入了解,我对党的领导和奉献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0__年“5.12”地震发生后,我对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时,我们县地处地震带,余震不断,政府需要组织一部分人前往灾情最严重的几个镇发布政令并查看情况。办公室的党员们没有一人退缩,纷纷要求自荐,争相奔赴一线。身临其境,我深受同事们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感染,心生感慨。那一刻,我内心坚定,立志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这样,我庄重的写下了我的入党志愿书:“我恳切希望党组织能够接受我的请求,如果组织批准我的志愿,我定会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地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如果党组织暂时没有接纳我,我也不会气馁,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入党志愿书,一段时间过去了,尽管只是几页纸,但每个字都饱含着我当年对党的忠诚誓言。翻阅当初入党时写下的誓词,内心仿佛重回那个年轻的自己,看见当时的信念和坚定。当年的誓言和真诚,如今在纸上跃然呈现,让我回想起当时的执着与真诚。
何以范一心向党几十载、年过九旬终入党的事迹,在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激起波澜。连日来,镇江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向何老入党致以祝贺的同时,纷纷表示收获了感动与领悟。在建党95周年之际,面对信仰的力量,大家备受鼓舞和激励。
靳石安表示,自己一直以为何老是一位老党员,没想到原来这么多年来何老一直以普通群众的身份默默支持社区建设、参与党的事业。靳老师对何老的坚定信仰表示钦佩,认为何老虽然没有在党内,但却表现出对党的热爱和尊重,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在上大学期间就已入党的润州区和平路街道组宣委员高静,是一名党龄十多年的“老党员”。面对“全市最年长的新党员”,高静深感崇敬。他认为,过去常认为激情主要属于年轻人,而坚定需要时间来证明。然而,何老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坚定信念,不论岁月如何流逝,为党奉献光和热的激情都能历久弥新。
镇江丹阳市云阳街道党员钱铮认为,何以范老人一心向党70载,在年过九旬后终圆入党梦,恰恰体现了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要求:不忘初心。“何老20出头就胸怀入党梦想,直到70多年后才在自己的不懈追求下梦想成真,没有比这更纯粹的不忘初心。”钱铮说,何老对党数十年忠贞不渝,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也是源于他历经纷纭变幻后对一个真理的充分体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句容市白兔镇普通党员高唐唐从何老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信仰的美好。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诗人纪伯伦的名言: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经受住各种诱惑与考验?对党的绝对忠诚和执着信念能起到定海神针作用。何以范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高唐唐说。
当前正是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何以范九旬入党的事迹,对很多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包括党员在内的一些人群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偏差,无法准确判断是非、荣辱、优劣、利弊等。在这种情况下,镇江新区社发局机关党支部党员贾华敏认为,我们可以从何老的事迹中得到启示。何老的故事为很多党员提供了人生方向,促使大家更好地践行“四讲四有”,努力在“两学一做”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和平路街道机关党支部党员孙贺敏表示,何老通过自身的实践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她决心以何老为榜样,争做一名“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张国琪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信仰和方向问题。范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地信仰党、追随党,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断为人民谋福利,他的事迹更加坚定了广大党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何以范老人“信仰的力量”,还传递到广大党员的实际工作中。京口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章晨表示,将以何老为标杆,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做好市“金山英才”计划的跟踪落实,为京口“三区三高地”建设储备更多智力资源。
赵月琴表示,能集团行政党支部书记何以范老师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她。何老师是一面明镜,不仅照亮了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也让党员干部审视自身的党性修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奢”等问题。何老师的事迹促使大家立足实际、立即行动,不断提升党的公信力和执政基础。
页面执行时间0.0084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