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习目的
(1)矿山是指地下或地表的矿产资源开采场所,通常包括矿井、采矿区、矿石处理厂等设施。矿山的基本结构包括矿井、采矿区和矿山设施。矿井是矿工下井进行开采作业的地方,采矿区是指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开采区域,矿山设施包括矿石处理厂、运输设施、办公楼等。 矿山的运作流程通常包括勘探、开采、选矿、运输和销售等环节。首先进行勘探工作,确定矿藏的位置、规模和品位;然后进行开采作业,通过爆破、采掘等方式将矿石从地下或地表开采出来;接着进行选矿,通过破碎、磨矿、选矿等工艺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提取出来;随后进行运输,将提取的矿石运送到加工厂或销售点;最后进行销售,将提炼出来的矿产品销售给客户。 矿山的管理模式通常分为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两种。集中管理模式是指由总部集中统一管理各个矿山,统一制定规章制度、生产计划和管理政策;分散管理模式是指各个矿山独立运作,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负责自己的生产经营。不同的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性质的矿山,都旨在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对金属矿山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3)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 实习时间
20xx年9月4日、6日
三、 实习地点及实习单位
实习地点:南芬露天矿、歪头山露天矿。单位:本钢集团
四、 实习内容
9月4日,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乘车来到了亚洲最大的独立铁矿——本钢集团南芬露天矿。一到达矿山,我们大致参观了矿山的地形和矿石的分布情况。随后,当地工作人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南芬露天矿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过程。首先,他们向我们介绍了矿山的基本情况,包括南芬矿山的建立、规模和特点等。然后,我们参观了各个规模不一的排土场,让人印象深刻,确实堪称亚洲最大的矿山。接着,我们看到了爆破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炸药的填放等过程。最后,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矿山设备基地,展示了矿山开采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让我们了解了矿山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也让我们认识到南芬露天矿在科技和实力方面的强大发展。
9月6日,我们跟随学校老师前往参观了歪头山铁矿。抵达目的地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优美的环境,与我之前想象中的荒凉景象截然不同。这里一片翠绿,让我意识到在矿石开采过程中,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绿化工作,让生态恢复生机。 在铁矿,一位毕业于我们专业的校友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讲解,让我们了解了排土场的功能以及矿山环境治理所取得的成就。这次参观让我对矿山开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可以实现双赢。
在实习前,我们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南芬露天矿的基本情况,包括一些重要的生产过程和常用的采矿技术。在实地参观后,我对南芬露天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老师介绍,一辆汽车可以装载30多吨矿石,而近年来,南芬露天矿已经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生产,新型机械设备在矿山内广泛应用,展示了南芬矿山强大的技术实力。据资料显示:南芬露天矿于1961年开始实行汽车和电车综合生产运输,之后与鞍山设计院合作进行第一次矿产设计,年采剥量达到2520万吨,铁矿石产量为700万吨。1969年获得国家批准,标志着南芬露天矿进入了机械化开采发展的新阶段。1970年,南芬露天矿从前苏联进口了大量27吨自卸重型卡车,服务年限长达33年。此后,陆续引进了矿用789C、MT3700B大型自卸重卡车、PV351液压钻机、R9350E液压电钻等设备。购进了衡阳何太重工生产的YZ55亚伦钻机和WK—20电铲,使南芬露天矿从机械化开采向数字化、大型化开采迈进,走在了世界大型现代化矿山的前列。截至20xx年,南芬露天矿铁矿石产量达到1328万吨,岩石产量为8884万吨,采剥总量达到10212万吨,年产总量首次突破了一个亿。
这幅图片展示了南芬露天矿的地理位置和开采情况。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南芬露天矿占地面积广阔,开采规模巨大,但整体管理井然有序,体现出先进的管理模式。此外,矿山开采后的环境处理也显得非常环保,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这幅图片展示了南芬露天矿的地理位置和开采情况。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南芬露天矿占地面积广阔,开采规模巨大,但整体管理井然有序,体现出先进的管理模式。此外,矿山开采后的环境处理也显得非常环保,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的是歪头山露天矿,相比南芬露天矿,规模要小一些。在这里,我们看到他们采用了火车和汽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运输方式各有利弊,火车运输虽然较慢,但也有其独特优势。
五、实习总结
这两天去矿山实地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矿山工作环境的艰苦和挑战。在那里,我看到了先进的设备和高效的生产模式,也体会到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敬业的员工们。矿山虽然充满着汗水和辛劳,但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里培养着人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朴实的工作作风。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良好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人才。在矿山,我学会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也领悟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次实习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才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会牢记这次实习的经历,不断提升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前言
实习时间、地点、目的的详细安排:
㈠、时间:20xx年5月6日—20xx年5月10日;
㈡、地点:⑴ 石门寨、沙锅店、⑵祖山东门、⑶北戴河鸽子窝;
㈢、实习目的:
1、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让他们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沉积岩主要由砂岩、页岩、泥岩等组成,记录了地球演化的历史。变质岩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片麻岩、页岩变质岩等。火成岩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形成于地壳岩浆活动过程中。 这些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接触关系,如沉积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带、火成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带等,反映了不同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构架特点包括褶皱、断裂、褶皱断裂等构造形态,反映了区域的构造应力环境和构造演化历史。
6、岩石是地壳中常见的矿物组合体,主要由矿物颗粒或结晶体组成。岩石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三种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其产生年代通常与岩浆喷发的时间相近。火成岩的结构呈块状或颗粒状,产状多为斜坡状或伸展状。火成岩形成的原因是地壳内部高温岩浆向地表喷发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玄武岩等不同类型的岩石。 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在水或风力的作用下沉积、堆积形成的岩石,其产生年代一般可通过古生物化石等方法来确定。沉积岩的结构呈层状或透镜状,产状多为水平状或倾斜状。沉积岩形成的原因是岩屑、有机物等在水体中沉积、压实形成砂岩、页岩等不同类型的岩石。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其产生年代通常与造山运动等地质过程有关。变质岩的结构呈片状或条带状,产状多为褶皱状或断裂状。变质岩形成的原因是原有岩石在地壳深部遭受高温高压作用,发生矿物结晶、晶粒重新排列而形成片岩、片麻岩等不同类型的岩石。 总的来说,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各不相同,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也存在差异,这些岩石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地质角色。
7、流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它对岩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流水通过冲刷、溶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可以改变岩石的形态和结构,加速岩石的风化破坏。在流水的作用下,岩石表面会逐渐被冲刷平整,岩层会被侵蚀形成峡谷和河谷。流水不断地冲刷岩石,最终形成了壮丽的河谷景观。
二、实习区域概况
㈠、具体实习地点地理位置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属于石门寨乡管辖。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县境内,被称为“群山之祖”,因为渤海以北、燕山以东的诸峰都是由祖山的分支延伸而成。祖山最高峰为天女峰,海拔1424米,略低于泰山。鸽子窝位于秦皇岛北戴河海滨东北角,地势陡峭,海拔20余米,因为曾经是野鸽的栖息地而得名。
㈡、工程地质概况
秦皇岛地区,秦皇岛市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势起伏较大,以北部和西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和滨海地带。其中,柳江盆地是该市的一处地质奇观,被誉为北方的地质公园。盆地地层清晰可见,构造复杂多样,多条河流穿越其间,是进行地质填图和地质教学的理想基地。盆地南北长约20千米,东西长约12千米。整体地势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由南向北逐渐由群山丘陵、台地残丘过渡为倾斜平原。
㈢、自然地理情况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其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河流有6条,大于100平方公里河流23条,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流54条。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洋河,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三、实习内容
㈠石门寨、沙锅店实习
1、认识早奥陶世至二叠纪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地球岩石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地表环境中经历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主要是由化石、有机物质、火山喷发物质以及其他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等过程形成的。这种岩石在地球表面分布广泛,虽然占地壳体积的比例较小,但是在陆地表面却占据了很大的面积。沉积岩的成分包括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物质和生物遗骸等。根据其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等特征,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其主要构造特征是层理构造。
此处的沉积岩由地质构造形成,多数为灰岩,包括石灰岩、虫孔灰岩、竹叶灰岩和泥质灰岩。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中间为浅灰色。竹叶状灰岩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属早奥陶世至二叠纪沉积岩,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出现了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正断层。
2、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勘探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通过使用地质罗盘在野外直接测量岩层的产状。测量岩层走向时,需要将罗盘的长边贴近岩层层面,保持罗盘水平放置,确保水平泡在中间,然后读取指北针所指示的方位角,即可得到岩层的走向。
地质测量中常用地质罗盘来测量岩石的产状,包括岩层的走向和倾向以及倾角。岩层的走向是指岩层在地面上的方向,倾向是指岩层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而倾角则是指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 测量岩层的走向时,需要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岩层,使指北针指向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北端指向岩层的倾向方向,然后读取指南针的方位角即可得到倾向角度。测量倾角时,需要将罗盘竖直放置,使罗盘的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然后读取悬垂所示的角度,即可得到倾角的大小。 举例来说,用地质罗盘测量某处岩石的产状,得到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3、对岩浆岩的认识
这里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组成,也有一些沉积岩。岩浆岩是指通过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占据地壳总质量的大部分。岩浆岩包括深成岩和浅成岩两种类型,分别形成于地壳深部和较浅部分。深成岩是岩浆上升侵入围岩后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而浅成岩是在地表以下较浅处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侵入岩是指在地下形成的岩石,喷出岩则是由喷发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SiO2、Al2O3、Fe2O3、MgO等氧化物,其中SiO2含量最高,对岩浆岩的性质和矿物组成有重要影响。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因形成环境的不同而各异,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结晶程度和颗粒之间的关系,构造则是指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填充方式。
4、对岩溶地貌的观察和岩溶作用的认识
这里的岩溶现象十分显著,是由于长期以来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溶解性。在这个地区还可以观察到大面积岩石的侵入接触现象,沉积岩中夹杂着岩浆岩,表明这里曾经历过火山喷发的活动。一些岩壁在这里也可以被发现,这些岩壁较长,宽度大约在3-4米左右,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形成了第四纪土壤,岩石中还可以找到一些岩洞。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基本走向为南偏北。
5、粗砂岩的球形风化现象
粗砂岩球形风化是由于岩石外层易于生成层裂和鳞片状剥落,同时岩石内部常常存在相互交错的裂缝,沿着裂缝风化程度最深,棱角被磨得最圆。在悬崖陡坡上的岩石会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解的石块沿着山坡流动,最终在山坡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形成上尖下圆的倒石锥。如果是平缓的山坡,崩落下来的岩石会杂乱堆积在一起,形成石滩或石海。
(二)祖山东门实习
1、祖山的形成过程及对花岗岩的了解
祖山是一座早白垩纪形成的山峰,其沉积岩中含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喷发出来,冷却后形成岩浆岩。这里主要以花岗岩为主,约占65%,呈中粗粒状,主要成分是呈肉红色的正长石。其次是石英,约占20%-25%,通透明亮。此外,还有云母和斜长石。在这里观察,长石颗粒大小约为1厘米左右,具有结晶结构。山体构造呈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竖直方向的裂缝和原生孔洞,也被称为晶洞构造。这里的地貌陡峭、险峻,经过长期风化和地表水侵蚀,部分岩石垂直掉落,形成了深谷和奇特的峰林。岩石的倾角较大,岩体呈碎裂状态。山中有一条河流,被称为石河,源自祖山响山山脉。
2、花岗岩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花岗岩岩石的颜色多为肉红或灰白色,岩石的分布不均匀,并且结构和构造变化较大。许多花岗岩显示出混合岩的特征,或者是古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这些岩石通常呈现肉红色,主要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有中细粒的显微结构。花岗岩的成分主要包括石英(硬度7)、长石(硬度6)以及少量黑云母(硬度2-4),呈现出黑白色的颜色。
3、考察流水的侵蚀作用及流水地貌特征
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泥沙对河床的破坏,使其加深、加长和加宽等过程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溶蚀和机械冲蚀的作用,以机械冲蚀作用最为明显,它包含两种作用:下蚀作用(河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的过程称为河流的下蚀作用,亦称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以及携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破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侧蚀作用,亦称旁蚀作用)。
4、沉积岩与花岗岩的分辨
侵入岩是指在地壳深部形成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作用,内部矿物结晶并显露出肉眼可见的晶粒。它们通常不具有成层结构,虽然有时会出现板状侵入岩,但并不连续形成层状结构。侵入岩在野外常常呈现不稳定的形态,与周围岩石有明显的界限,接触带内常常包含周围岩石的大碎块,这些碎块被称为捕虏体。
沉积岩通常呈现稳定的层理结构,层层分明,有时还可见到层理构造的纹理。这类岩石中常含有丰富的化石,这些化石是古生物遗骸的化石化痕迹。此外,沉积岩中还常含有特殊的矿物,如粘土矿物、海绿石等。大部分沉积岩呈现碎屑结构,由碎屑颗粒通过沉积作用形成。在成分方面,沉积岩中高价铁离子的含量通常多于低价铁离子。
(三)北戴河鸽子窝实习
1、岩石砂石岸线范围及潮汐特征
秦皇岛海岸线上,除了北戴河到山海关之间长约20.5公里的岩石岸,其余都是以细软的沙质岸为主。整个海岸线上,沙质岸的长度为106公里,岩石岸的长度为20公里。在北戴河海域,每24小时50分钟内会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高潮到低潮和低潮到高潮之间的潮差几乎是相等的,这种潮汐现象被称为正规半日潮。
2、基岩海岸的海蚀地形
这里是一个古老的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区,主要由岩浆岩组成。岩石受海洋水体的侵蚀作用,形成独特的海蚀地貌,包括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这些地貌是海浪、潮汐和洋流的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冲刷和磨蚀作用,导致岩石逐渐破碎。
3、不冻港成因
秦皇岛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港口宽阔水深,风平浪静,适合停靠大型船只。冬季虽然寒冷,海域结冰约一个月,但冰层较薄,对船只航行影响不大,因此被誉为北方著名的“不冻港”。
秦皇岛港附近没有大型河流注入,海水盐度较高,不容易结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热量储存器,能够吸收并储存大气的热量,在冬季释放出来,减轻严寒。秦皇岛港海水深,储存更多热量。此外,流经秦皇岛的海流来自黄海的暖流,为该地区带来热量,使得海水不易结冰。这些因素合力,使得秦皇岛港冬季不易结冰。
4、海浪行进波形运动变化特征
海浪是海洋中常见的波动现象,是由风吹拂海面而产生的。海浪的周期通常在0.5至25秒之间,波长在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不等,波高一般在几厘米到20米之间,极端情况下甚至可高达30米以上。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经过这几天的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断层、背斜、向斜、结核风化、球状风化、岩溶、流水侵蚀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眼目睹了各种岩石的形态和分布。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操作,我对三大岩石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我认为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让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感受和实地观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真实的地质现象,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经历,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实习激发了我对地质学的热情,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有更多这样的实习机会。
页面执行时间0.0169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