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实习性质和目的
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管理理论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习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检验,也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专业认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不仅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次好机会,还可以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实习,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为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实习是学生走向职场的重要一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培养各种技能和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实习地点和时间
实习地点:海尔集团
实习时间:20xx年1月xx日
第三章、实习内容
(一)海尔集团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海尔集团是一家中国白色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总部位于青岛,成立于1984年。海尔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是张瑞敏,他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截至2020年,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和19个海外贸易公司,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20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达到1243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人民币。自从2013年起,海尔连续8年荣登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一直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并且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的白色家电赞助商。
第二节、企业文化
海尔商标的演变见证了海尔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海尔创立之初,为引进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达成合作。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海尔被允许在德国商标上标注“青岛制造”,于是便诞生了“琴岛——利勃海尔”的商标。(琴岛是青岛的别称)
随着企业加速走向国际市场,1993年5月,海尔集团决定统一将产品品牌和公司名称改为中文“海尔”,并设计了英文标识“Haier”。新的标识简洁大方,符合国际化的标准,被广泛运用于产品和企业形象推广中。
海尔集团于2020年12月26日推出全新标志,新标志融合了中英文(汉语拼音),传承并发展了海尔品牌文化20年的精髓。相较于旧标志,新设计更突出时代感。英文部分的“a”减少了一个弯,寓意海尔人坚定追求目标;“r”减少了一个分支,象征海尔人坚定向前、不动摇。汉字“海尔”的新标志采用中国传统书法风格,设计理念强调动态与平衡,风格则是变中有稳。
第三节、发展概况
海尔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__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__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品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__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直接之最。20__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__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第四节、发展战略
1、品牌战略品牌(1984年—1991年)
特征:在只专注于生产冰箱这一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可移植的管理模式,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公司从最初只生产冰箱,逐渐扩展到推出几十种家电产品,并逐步进军黑色家电领域。通过采用“吃休克鱼”的策略进行资本运作,有效地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在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企业的强势发展。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__年)
特征:我们的产品批量销往全球各大经济区域市场,在海外建立了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Haier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良好的知名度、信誉和口碑。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__年—)
特征: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二)具体内容
第一节、海尔集团拥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海尔实行一种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将公司分成许多小的自主运作的企业单元,每个单元有自己的独立管理团队和决策权。这种管理体制可以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海尔集团注重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试错。公司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公司不断创新和发展。 此外,海尔集团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信息共享等。公司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海尔还注重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总的来说,海尔集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注重员工参与、创新和激励,致力于打造一个灵活、创新和高效的企业文化。这种管理模式使得海尔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取得成功。
1、海尔的管理体制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正在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以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了国际管理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都对海尔进行了案例研究。海尔的“市场链”管理模式已被收录在欧盟案例库中。而海尔的“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库存和逾期应收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环境,海尔正在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倡导“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并推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海尔挑战自我,挑战未来,持续创新,努力为中国打造世界名牌。
2、海尔的管理方式
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才,企业的运作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和努力。因此,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激发员工的士气和激情,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至关重要。海尔集团以其独特的用人理念而闻名:“每个人都是人才,不同人有不同的才华;只要你有能力,就会得到更大的舞台来施展才华。”这种用人理念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和鼓励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态度,符合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心理。通过激励员工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海尔集团成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业绩。
3、海尔的管理体制
海尔企业的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阶段,海尔实行了包括“十三条”管理规则在内的基础管理内容,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如一。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海尔构建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第二阶段管理平台。海尔以强化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将人本管理作为核心理念,形成了全方位动态优化管理的OEC管理法,即“日清日高”。得益于严谨科学的管理,海尔实现了产品质量“零缺陷”,用户享受到“零抱怨、零投诉”和零距离服务。OEC管理法为海尔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海尔进入第三阶段,即自主管理阶段,形成了PTC管理法。该管理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充分释放个人活力和创造力。海尔建立的自主管理平台代表了科学管理在中国企业中的最高水平。正是海尔高质量的产品和科学管理方法,孕育并确保了其在名牌创业道路上取得成功,为名牌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章、实习体会
1.企业是人,创新是魂。海尔始终秉持着求变创新的理念,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领导下,积极执行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现如今,海尔已经构建起全球本土化框架,正迈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新挑战,海尔将启动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的新一轮升级创新。海尔始终秉承着勇于纠错、敢于创业、持续创新的精神,不断前行发展。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掌握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创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2.管理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努力追求高品质。
海尔人提出找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重复发生的问题就是作风的问题,终端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解决问题一是要水落石出,不解决问题只能原地踏步或由于别人前进而退后。1985年,张瑞敏带领职工砸冰箱,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1998年,海尔职工砸墙,实现与世界零距离;2008年,海尔提出砸仓库,实现产品零库存。这“三砸”,使海尔三次迈进新时代。说明企业走上这一步,绝不是偶然机遇,而是在海尔品牌开路、文化兴业、抓住管理不放松,不断打造执行力的必然结果。
3.海尔实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方式。
我们的目标是制定具体可执行的任务清单,激励每个人和每个团队积极进取,推动工作不断向前。每日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持续挑战自身目标。海尔员工坚信:未完成目标总有原因,但绝不应找借口。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需要设定清晰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我们应该像海尔人一样,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争取第一,不要只是尽力而为,而应该全力以赴。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海尔精神,培养执行力文化。
4.机制和文化是推动海尔前进的两大动力。机制的作用在于规范行为,让有可能犯错的人没有犯错的机会;而文化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只有具备这样的机制和文化,企业才能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这种机制和文化的理念同样适用于个人生活中。如果我们只是想而不去做,那么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唯有激发自己的能动性,全力以赴追求目标,不断努力付出,方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成果,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展现个人的价值。
第五章、总结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只有通过创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标。参观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学习不是为了死记硬背,而是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面对社会时,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明显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也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如何让中国的大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给了我很多启示。
作为大学生,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呢?实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特别是在暑假找到一家公司实习。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可以接触到社会,还能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也经过努力,成功找到了一家宁波展览有限公司实习,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海外展览招商的公司,我将在那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宁波展览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代理海外展会向国内企业推广展会招商的机构。电话营销是我们推广海外展会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我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中,我总结了一些海外展会电话营销的技巧。
谈实习感想,在假期即将到来之前,我得到了朋友的介绍,共有三家可以进行实习。除了我目前所在的实习单位外,另外两家分别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器材的公司和一家手机销售单位。经过考虑,我最终选择了展览公司进行实习。虽然当时我对这家公司的具体工作内容并不是很清楚,但我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展览行业与我的专业相关,与策划工作密切相关;其次,我之前在一个学期内阅读了大量关于展览行业的书籍,对展览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这个行业,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管朋友介绍时并未详细说明具体工作内容,但我相信在这家展览公司实习期间,我将学到许多有关展览行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我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加入实践小组教小朋友学英语,直到7月7号才正式开始实习工作。和新同事一样,我的工作主要是教学工作。进入公司后,发现实际工作与想象中有很多不同。在开始工作之前,公司安排了培训课程,让我和新同事了解工作内容。培训中强调灵活应变,不一定要墨守成规。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是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事务。尤其在电话营销方面,培训人员更是反复强调这一点。
我们的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对即将发布在网络上的新会展项目资料进行检查,确保字句表达符合公司口吻,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公司要求,统一不同会展项目的文件形式排版工作。然后,我们会在互联网上发布整理好的项目信息和公司资料,并通过电子邮件向相关企业发送会展项目信息,同时利用网络查找与会展项目相关的资讯和所在国家的经济情况。最后,我们还会通过电话向客户提供会展项目信息并进行电话营销。在工作过程中,公司要求我们撰写实践工作体会并提交,以便与同事分享经验,共同学习提高。
我在公司实习一个月,虽然名义上是一个月,但实际上只在公司工作了20天。双休日大家都休息,但作为实习生,我并没有真正休息的时间。实习生需要努力学习适应公司的各种工作,比如提高工作效率、收集有用信息、改善电话营销技巧等。在公司中,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和学习机会,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认真对待,尽最大努力。因此,我坚持记录工作周记,并在午休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日后参考。意外的是,公司的相关人员也在关注我的记录。下班后,另一位负责人会使用我的电脑,并查看我的记录。或许正是因为我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公司才会在开学后提供我另一份兼职工作。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是我在宁波获得工作机会的第一次经历。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工作知识,更收获了生活中的成长和启发。
页面执行时间0.010592秒